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2023-03-20 09:38:48 来源:泉州晚报

□薄鲁晖

近日,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公布了第三批369个高级版“绿盈乡村”(绿盈乡镇)名单,泉州市共有53个村(乡镇)上榜。截至目前,泉州市累计建成“绿盈乡村”1778个,其中,初级版1095个、中级版569个、高级版114个,5个乡镇获评“绿盈乡镇”。

“绿盈乡村”品牌,是我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寄予了对“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憧憬和追求。“绿盈乡村”有四个方面内涵——绿化,就是要林灌草结合,实现村庄处处有绿、是山皆绿,树带围村、花带围宅、绿篱围院,让绿色成为福建乡村振兴的底色;绿韵,就是要不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效要体现在蓝天上、小溪间、田埂里,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田更洁等8个方面目标;绿态,就是要树立绿色发展导向,不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村民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魂,就是要把生态文化理念扎根村庄并转化为村民的思想行动自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乡村自然资源加快增值,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要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绿盈乡村”的品牌来之不易,要持续擦亮这块牌子,首先要不断健全完善乡村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设,让制度的刚性约束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切实守住绿水青山;另一方面,对基础设施要强化长效管护,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同时,要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的利益,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除此之外,从群众生态意识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保护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深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对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的责任,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让保护生态成为大家共同的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好生态,蕴藏着人们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期待。只要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改造传统农业,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在生态优先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激活乡村的生态价值,促进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就一定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