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2022-12-10 08:41:49 来源:泉州网

从上月底推出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到今天截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强烈关注。其中多数人是支持的,而有少数持反对态度的,其说法不一。有的声称是“当头一棒”、“冬天要来了”;有的呼吁不要一刀切,给家长选择的权利和空间;有的则鼓动家长“赶紧提意见,不然就来不及了”;有的甚至断言“影响一代孩子,不是好的决策”;有的以为是“一阵风”,“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也有部分持商榷态度的认为,有需求就有市场。存在便是合理,因为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实在没空或没能力,或者老师不好好教,难道不能找其他老师补么?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征求意见稿》引发强烈关注,也是情理之中。而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征求意见稿》被当成“当头一棒”,也不为过。《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违规培训的范围,涵盖了各种方式、各种场所、各种对象,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既包括家庭教育、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托管,也包括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网课方式,就连竞赛也算在内;既包括路边店面等固定场所,也包括利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至于对象,3岁以上18岁以下,全部都在范围之内。处罚之严,也可谓前所未有——情节严重的处5万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而吊销从业资格,就是行业禁入,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如果严格实施起来,无疑是一道“撒手锏”。

《征求意见稿》出台的初衷,与“双减”政策可谓一脉相承。“双减”政策是破解教育“剧场效应”,实现教育大变革,给学校松绑、给教师减压、给学生减负的一大创举。但令人担忧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表面上看,各种补习班销声匿迹,实则是很多转移到了地下,而且场所更为隐蔽,形式更为灵活,收费更加高昂,打击难度更大。比如,有的借助外卖茶让服务人员辅导作业,还有些以娱乐形式存在,“换汤不换药”地给学生补课,甚至篮球班体育老师不讲打球,改讲语文数学——上演现实版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无形中提高了补习班的门槛,更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无异于与“双减”政策出台的初衷南辕北辙。如果不加以遏制,任由其沉渣泛起,长此以往,会给“双减”政策的落实带来严重困扰,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征求意见稿》能否进一步遏制“剧场效应”,彻底消除校外培训之弊,起到为“双减”清障的作用?

这首先要求包括部门和广大教师、家长认清教育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唯分数论”时说:“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我们应该从中悟到教育的本质,从而营造一种公平的环境,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国家也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而不是靠用高昂的补课费堆砌出成绩的高分低能“做题家”。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自觉转换观念,配合政策积极而为。

其次,是要尽量吸纳各方意见建议,使这部法规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此前,针对有偿补课、变相补习的法规并不缺乏,但最终都效果欠佳流于形式,除了执行力度不够外,还跟法规本身不严谨、可操作性不强有很大关系。

再次,就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质量要跟上,老师的能力和责任心要跟上。因为“双减”落实到位的一个体现,就是把孩子真正还给学校和老师。学校课堂,才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学校和老师能否对得起家长的信任,能否满足家长的正当需求,直接关系到“双减”成效能否得到最终体现。

只有这样多方着手,才能让 “双减”之路更加通畅,抵达更好的明天。(黄连茂)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