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强国1月9日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实现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的目标,黎明职业大学高点站位、深耕细作,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助力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就业指导早谋划。学校就业指导早介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规划课程前移,让学生将就业意向与专业职业规划有效融合。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树立求职意识,拟定初步就业目标。同时,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大二开展就业指导课,让学生体验模拟就业情景并磨炼相关就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求职应聘能力及职业素养。大三开展就业指导实践,从简历制作到模拟面试,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实际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
就业平台准搭建。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开拓渠道,点面结合挖掘就业岗位。分专业、分行业举办招聘会,广泛满足毕业生就业应聘的需求。根据毕业生专业学历特点,充分挖掘政行企校资源,精选对口企业提供针对性强的就业岗位,最大限度提高岗位的针对性和契合度。依托校企合作,将毕业生设计展与招聘会有机融合,为企业与毕业生搭建零距离专业展示平台。构建专业、企业、行业、综合“四位一体”招聘体系,有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就业服务全跟踪。学校构建“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四级联动,全员参与、全程跟踪的就业服务体系。调动专业教师、行政人员、校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就业工作,鼓励全体教职工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将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育人工作量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调研,借助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分析数据,建立台账,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做到“底数清、意愿清、去向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招聘信息推送等“全方位服务”。
就业帮扶精细化。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帮扶,突出精准施策,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全力促进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此外,学校还持续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充分发挥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作用,通过专场辅导、个别谈话、心理热线等方式,全面排查,加强预防,及时干预,帮助毕业生纾解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积极就业,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
(校内配合单位:创新创业学院)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