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2-23 09:54:06 来源:泉州晚报
持续一年多的“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结出了泉州世遗品牌宣传的累累硕果,在市民持续、踊跃推荐的线索中,泉州晚报从中筛选报道了29期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东西塔、老君岩、洛阳桥、清净寺、九日山祈风石刻、安平桥、天后宫、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府文庙、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年终盘点】 十大“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揭晓

点击进入“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页面

东西塔一直是泉州人的精神航标(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洛阳桥建成后,有力促进了当时南北经济的交流。(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泉州网12月23日讯 (记者谢伟端)持续一年多的“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结出了泉州世遗品牌宣传的累累硕果,在市民持续、踊跃推荐的线索中,泉州晚报从中筛选报道了29期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近日,专家组经过审评,从中评出10个最有代表性的“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它们分别是东西塔、老君岩、洛阳桥、清净寺、九日山祈风石刻、安平桥、天后宫、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府文庙、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去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当年9月,泉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晚报社联合举办“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启动,广泛征集线索,讲好泉州故事,利用各大外宣平台,展开新一轮泉州世遗品牌宣传。每个专题以“文字+图片+小视频二维码”的形式刊发;并在泉州通新闻客户端开设同名专栏,所有专题的内容同时发布。

该专题策划的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得到中央、全国、省市权威媒体平台以及学习强国福建省平台关注转发,同时,也得到几十家外省市网络媒体转发,总阅读量超过千万人次,仅在百度平台搜索关键词“泉州世遗‘中国之最’”,就可以找到超过2000万条相关结果。可以说,整个专题策划活动,集中体现了泉州世遗的魅力,提高泉州世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至此告一段落,也欢迎市民和海内外宾朋继续寻找、发现泉州世遗城市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丰富泉州世遗品牌的内涵。

专家访谈

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

■何振良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所主任、文博研究馆员

泉州正致力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品牌。这次专题策划以独特的视角宣传展示了泉州世遗文化,这一组系列报道中的各个遗产点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内涵。希望能进一步挖掘世界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遗产要素,加强宣传推介。在泉州这样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遗产点都独具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并反映了历史上泉州海外交通贸易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而这些遗产点当时也推动了泉州对外交流的繁荣发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进一步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文明的对话之路,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个世遗项目。我们要把“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打造成一个文化标识,向全球宣传泉州的独特文化、城市气质,建筑瑰宝,提升泉州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

■吴金鹏 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馆员

“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进一步挖掘、提升了泉州世遗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增强了泉州市民的文化自信,提高了他们保护世界遗产、宣传世界遗产的自觉性,为泉州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注入社会参与的力量。

今后,建议进一步加强泉州世遗中“世界之最”的宣传。比如,南宋的安平桥如果放在今天就是港珠澳大桥,因为二者都是各自所处年代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再比如,世界唯一仅存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有不可比拟的遗产价值。这些世遗点清晰、立体地描绘出了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的经济繁荣和开放包容。泉州世遗点要与当下的时代相呼应,讲好泉州故事,传播泉州声音,推动泉州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泉州力量。

这是世遗宣传的成功尝试

■黄明珍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

这次泉州晚报社与其他单位联合策划开展了“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活动,是非常好、有意义的事情。泉州晚报大篇幅图文展示,并在泉州通等新媒体上进行视频展示,让人们直观感受泉州世遗具备“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的特性,让人一目了然了解泉州世遗的价值、特点。

我接待过许多外地游客,他们觉得各地的塔都大同小异,对开元寺东西塔有何特别,为何可以成为世遗并不了解。泉州晚报社精心制作的小视频,把东西塔的高度、建筑年代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表现出来了,为普通民众和外地游客了解泉州世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为更好地推广世遗,泉州市博物馆非常重视全民调动,尤其是中小学生,经常策划展览和社教活动走进校园,并通过媒体宣传。今后,将在宣传方式和调动重点人群等方面做进一步提升,本次“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是一次成功尝试。

拓展泉州世遗文化

■林瀚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

这次“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系列报道,进一步加深市民对泉州世遗价值的了解。在系列报道当中,除了世界文化遗产点,还涉及一些非遗内容,形成更广阔的拓展面。今天所评选出的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22处遗产点里面。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比如开元寺,寺里的东西塔是世界认识泉州的一个重要窗口。这组系列中关于开元寺的报道就有三篇文章,文章从不同角度,通过各个细节进行拓展,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开元寺的文化内涵是极其深厚的。这样的评选活动,也是泉州人表达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动实践,期待这些报道文章可以结集出版。同时,还可考虑策划出新的文化展示项目,以此不断提升泉州世遗品牌、海丝名城的文化内涵。

□记者 张君琳 谢伟端/整理 林劲峰/摄影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