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图片
视频
民声
泉州晚报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开栏语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从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到“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造就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多项之最。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讲好“最泉州”的故事。
十大“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每一个都会令人震撼
“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活动于去年 9 月启动,泉州晚报社广泛征集线索,讲好泉州故事,已经刊发 29 期相关报道。近日,经过专家组审评,评选出十个最有代表性的“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2022-12-23
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赏世遗之美 品非凡风采
泉州晚报推出的“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系列报道,内容多元,包括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活动等,集中展示了泉州世遗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2022-12-23
十大“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揭晓
持续一年多的“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活动,结出了泉州世遗品牌宣传的累累硕果,在市民持续、踊跃推荐的线索中,泉州晚报从中筛选报道了29期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2022-12-23
江口码头:沉淀千年的风物之美
泉州自古以来多“澳头”(今指港湾),而法石澳位于晋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为商船、渔船云集之地。
2022-07-15
泉州: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泉州占5项,而且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三大项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的城市。
2022-07-08
汪大渊:中世纪中国最年轻的航海家
提起古代大航海家,人们大都会想到郑和。但比郑和更早、到的国家更多、航行更远的一位航海家却少有人提及——680多年前,从泉州出发,走向世界的元代大航海家汪大渊,他两次远航东、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2022-07-01
泉州永春:中华名拳种白鹤拳发源地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七大拳种之一,创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欧美,是国家级非遗。
2022-06-24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筑古城
在海滨小城惠安县崇武镇,藏着一座巍峨雄浑的石筑古城——崇武古城。古城依山海之势而建,攻守兼备,古城墙、窝铺、月城、城门楼、烟墩、中军台、演武场以及古城内独具特色的道路系统,构成了古代完整的沿海军事战略防御体系,融防、守、住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是迄今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形石筑古城。
2022-06-17
清水岩《岩图》碑:最早的完整保存的“石头图纸”
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为清水祖师所创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从小落发为僧,修身、圆寂于清水岩,称为普足禅师。后人为了纪念他建宇之功,谥称为清水祖师。清水岩《岩图》碑应是南宋初期所建,是为重修清水岩而打下的石碑建筑图纸。
2022-06-10
“瓷圣”何朝宗:白瓷艺术造诣最高
熟悉德化白瓷的人,必定会知道闻名世界的一代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他洗练细腻、流畅自如的瓷雕技艺堪称鬼斧神工,令众多瓷雕匠人们望尘莫及,被后世尊称为“瓷圣”。
2022-05-27
泉港传承最独特的福船建造技艺
宋代福建造船业已经很发达,“福船”是人们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伴随着海上贸易的日渐繁盛,福船的建造技艺也渐趋完善,并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05-20
泉州:弘一大师驻锡最久的城市
弘一大师在泉州住过雪峰寺、开元寺、承天寺、草庵、普济寺等数十座寺院,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缔结殊胜因缘。
2022-05-13
安溪西坪:最早发现铁观音母树
乌龙茶中的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安溪铁观音最早在安溪发现,其发祥地在安溪县西坪镇,这是世人公认,从无争议。不过,关于铁观音的母本原株却有尧阳村的“王说”和松岩村的“魏说”两种说法,二者各说铁观音源自于此。
2022-05-06
下草埔:国内首个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的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遗址位于尚卿乡青洋村南部的山坡上,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包括冶炼遗址、分布于矿山上的一组古矿洞、冶铁生产者余氏家族的祖屋遗址、古道,以及为冶炼提供薪材的山地等。
2022-04-29
清源山三世佛: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造像
“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此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杭州是喇嘛教造像分布的最南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一个偶然的发现,震惊了世人,也改变了学术界的这一认知。
2022-03-11
丁拱辰:泉州人写出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淑原,号南星,清嘉庆年间出生于晋江陈埭一个回族商人家庭,纳资捐监生。他勤奋学习,对天文、历算饶有兴趣。
2022-03-04
安平桥:世界首次运用“睡木沉基”建桥法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水域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2022-02-18
苦寨坑: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
陶瓷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外销商品,也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宋元时期,陶瓷沿着蓬勃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蜚声海内外,宋元是泉州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泉州制瓷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期,泉州的先民们便开始探索土和火的艺术,窑火绵延至今,数千年不熄。
2022-02-11
洛阳桥:首座将生物学应用于巩固桥基的古桥
泉州洛阳桥(亦称“万安桥”)这座跨海长桥始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当时由泉州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锡倡建。经过艰苦努力,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现存桥梁全长约731米,桥宽约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
2022-01-21
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 唯一已出土的海外返航古船
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是我国出土的唯一一艘由海外返航的古代远洋海船,其他均是从中国向外出发途中失事沉没的。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为远洋贸易后返回的商船,有完整的航行轨迹,有大量随船实物及完整的船型,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022-01-14
府文庙:宋元中国规制最高的州府级文庙
泉州有一处建筑,不仅采用重檐庑殿顶,还采用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和龙纹柱,这便是泉州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2022-01-07
祖龙宫“祭窑坊公”:最独特的瓷界祭礼
祖龙宫与屈斗宫窑址比邻,据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祖龙宫始建于宋,数百年来一直是德化陶瓷从业者心中的“圣地”,因为宫里供奉着德化陶瓷史上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窑坊公”林炳。
2021-12-31
开元寺:中国唯一拥有 印度教遗存的佛教寺庙
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的开元寺,不仅有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东西塔、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甘露戒坛,还有多处印度教遗存,这在我国佛教寺庙中,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2021-12-17
天后宫:祭祀妈祖规格最高的宫庙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古城南端,与德济门为邻,西南则临晋江及沿岸港口。据史料记载,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传说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
2021-12-10
下草埔:我国最大的宋元冶铁遗址
而在宋元时期的泉州,也就是公元10世纪以后,泉州就有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的冶铁场,这便是今年成为新晋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2021-12-03
洛阳桥: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原称万安桥,始建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历时6年8个月。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载:“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阳’。”
2021-11-26
甘露戒坛: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
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我国三大戒坛,其中,北京戒台寺1949年以后就停止了佛事活动,由北京市园林局经营管理,并开辟为公园,1966年以后,因修理天坛斋宫需用木料,拆除了千佛阁,寺内佛像大部分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修再次开放;位于杭州西湖旁的昭庆寺1929年毁于大火,被改建成如今的青少年宫广场以及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因此,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成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戒坛。
2021-11-19
九日山祈风石刻:凝固史书 世界唯一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是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之一。
2021-11-12
世上独一尊的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位于泉州城以南15公里的华表山东麓,依山而筑,是宋元时期泉州城远郊的一处摩尼教(又称明教)寺院。据粘良图《晋江草庵研究》所述,大约在公元6—7世纪,摩尼教从陆路传入新疆,又由新疆传入中原。
2021-11-05
清净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位于泉州古城中心的涂门街,便是这些荣誉的一个生动的展示窗。这条街从西往东,短短数百米内,分别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和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千年以来,这些宗教信仰在此毗邻而居、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泉州独特多元的灿烂文化。其中,清净寺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代表性遗产要素之一,因为泉州成功申遗,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21-10-29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