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兴(中)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泉州网8月18日讯 (记者魏晓芳 黄耿煌 通讯员周培煌 文/图)今年85岁的杨进兴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也是一名退休教师。1957年,20岁的他执意回国发展,一心想要报效祖国。
“我想要捐献遗体的这个想法,已经埋在心里20多年了。20多年前,我看到福州一名老干部捐献遗体的报道,深受感触。原来人过世后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做贡献。” 杨进兴感慨之余,也萌发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彼时的他,取出纸笔,默默地写下遗体捐献申请书。“我决定死后,别无他求,希望捐献出自己的遗体供医学研究。此乃是自己对人类社会奉献出最后的一点点爱心,同时也是我走完人生路的一个小小心愿……”他在信中写道。他说,之前的申请书太旧了,现在这张是他2020年重阳节重新誊抄的。
回国后,杨进兴到广州、江西进修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这一生平平淡淡,没有为国家做出太大的贡献。这两年,我和妻子探讨捐献事宜,对于‘捐献遗体、拒绝大操大办、倡导移风易俗’这个问题,我们两人很快达成共识。我的三女儿生病了,她也希望以后捐出的遗体能促进医学进步,减轻同类患者的病痛折磨,有用的器官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杨进兴说,这是他们一家三人回报党和国家的一种方式,也希望以此践行移风易俗。
三位好友携手登记成为遗体捐赠志愿者
除杨进兴老人一家三人完成登记外,5月10日至8月17日,南安又增加了15位现场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值得一提的是,8月17日下午,去年完成登记的曾玉梅,不仅帮忙联系红十字会,还亲自开车陪伴沈碧玉、林碧华、肖丽珍等3位好友来到南安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并现场见证3位好友成功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通过登记过程中她们的谈话得知,之所以选择成为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是因为她们都有相同的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唤醒民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参与到捐献器官的爱心行动中来,给更多处于绝望中的生命带来希望,让生命延续,将大爱传递。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