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无右手手掌的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克服诸多不便,努力学画——单手绘就自强人生
泉州网8月27日讯 (记者 魏婧琳/文 受访者/供图)“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泉州师范学院2019级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陈秋月无右手手掌,被定为先天性三级肢体残疾。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克服身体残疾带来的诸多不便,努力学习,还用画笔描绘泉州之美。近日,她被泉州师范学院推荐申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陈秋月在作画
身残志坚 锲而不舍
今年24岁的陈秋月出生于重庆市丰都县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出生时就无右手手掌。虽然先天残疾,但父母仍把她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精心呵护。
陈秋月从小就比较懂事,生怕因为身体残疾无法上学,5岁时她就开始用左手练习写字,练得比别人都刻苦。她说:“一开始,别人已写完作业,我还只写了一行。为了不落后太多,我一遍遍地练习,熟能生巧,用左手越来越习惯。”
父母在重庆农村务农,为了让她学画画和妹妹读书,家里经济压力较大。上大学后,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做过家教、超市推销员、服装导购员等,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父母减轻负担。
身体残疾难免要承受一些异样的眼光和言语,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一次次的磨炼也造就了她不屈不挠的韧劲。在中学时,她被县残联选中,成为县残疾人田径队的一员,备战重庆市残疾人运动会。她十分珍惜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投入到赛前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中,并在2010年代表该县参加四年一届的市残疾人运动会,获得T45/46级女子200米跑项目的铜牌,为家乡赢得了荣誉。
结缘泉州 以画抒情
陈秋月从小热爱学习,喜欢绘画,高二时便开始系统学习美术。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她从重庆三峡学院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考研,并于20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油画专业。
“结缘泉州,便爱上了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她说,近两年来,她走访了泉州不少名胜古迹。她喜欢泉州的海洋文化,经常在东海附近写生,描绘泉州女子的美,挖掘泉州赶海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她创作的水彩作品《赶海》入选2020年9月艺高全国水彩网络展,撰写的论文《海丝视野下蟳埔女题材绘画创作的精神构建》获得好评。
作为导师项目组成员,她积极参与导师蔡永辉的省社科海丝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市社科重点项目《海丝传奇——梦回古泉州刺桐》美展、泉州市海交馆大型创作等服务社会实践。“通过手中的笔,我画出了泉州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这包含了我对她的热爱。”秋月如是说。
心怀感恩 乐观向上
怀着感恩之心,陈秋月用行动展示乐观的心态,用坚韧去感染身边的人。
“由于身体受限,我搬大的画框会比较吃力,绷画框也不太方便,同学和老师都会伸出援手帮助我。”她告诉记者,每次帮助、每个小细节,她都看着眼里、感恩在心。担任校研究生会办公室副部长、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秘书助理和宿舍长等职务的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学校的帮助,并在研究生会日常工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积极。
疫情期间,她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创作抗疫题材的美术作品,用“艺术抗疫”,用绘画艺术讴歌和赞颂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的工作者。她创作的水彩作品《出击》,2020年5月入选“春回大地”——泉州市抗疫美术作品展。
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她坚信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对于未来,她想当一名教师,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