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9月4日讯(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郑焜钊 文/图)热情为外地乘客指路,还详细推介泉州;周到服务打动乘客,老人连写三封信表扬她;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就主动免费护送,他因此和许多乘客成了好朋友。连日来,在泉州市区穿梭的公交车“小蓝”里,在古城区巡游的“小白”上,在小街巷慢悠悠前行的三轮车“小红”上,驾驶员与乘客的一幕幕互动,让人倍感暖心,奏响了泉州“多彩公交”最和谐的乐章。
“小红”驾驶员吴为杰
“小白”驾驶员杨美金
他义务护送行动不便的老人
“阿伯,你要去哪里?我顺道带你一段吧,省得你还要走很久。”在市区通政巷,三轮车“小红”驾驶员吴为杰遇到一名老人蹒跚前行,便主动询问。得知老人要去肃清门,他主动搀扶老人上车,将其送至目的地。临别时,他婉拒了老人的车资。
每天在泉州的小街巷里巡游,吴为杰只要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都会习惯性地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就一两百米的距离,能顺道载一下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是助人为乐。当我们老了以后,也会希望有人能过来搭把手。”
“更何况我也受过很多帮助。”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穿梭大街小巷,常会有乘客主动给他送水、送吃的,他都婉拒了。
因为他的热情,许多乘客成了他的朋友,他们还互留电话或者微信。只要接到电话或信息,他都会尽快赶去接送这些“老朋友”。如果碰到自己轮休,他就交代同事去接。
他说:“我做过很多工作,但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人情味,只要多留心细节,多付出一点爱心,我们一样可以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动。”
退休老人连写三封信表扬女司机
近日,泉州公交温陵分公司接连收到来自同一人写的三封表扬信,信中表扬的都是同一个人——车号119的“小白”驾驶员杨美金。该公司经理陈志东告诉记者,写信者并未留下姓名,只是落款写着“聚宝街泉州新城,泉州xx单位老同志的感谢信”。“三封信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对驾驶员周到热情的服务感到十分满意,希望公司方面予以表扬。”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驾驶员杨美金,她是“小白”驾驶员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司机。得知被乘客表扬,她有些惊讶,“可能是我嘴巴甜一点,每次看到老人乘车我都会跟他们主动打招呼,叫他们‘阿伯阿婆’,也有可能是每次看到他们上下车,我都会跟提醒他们‘不用着急,慢一点’。”
被问及对聚宝街的这名乘车是否有印象时,她不假思索地说道:“应该就是那位经常在天后宫搭乘的老阿伯,他家就在聚宝街里,但是由于行动不便,几百米的路程,他都会选择搭乘‘小白’。不知道是老人特地等我的车,还是我们特别有缘分,所以经常能够碰到。”她说,其实这位老人也很热情,每次车上有前往不同方向的乘客时,老人都让她先送其他乘客,再送他回家。
驾驶员主动向外地乘客推介泉州
8月30日,市民屈先生致电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分享了他下班途中目睹发生在泉州市区15路公交车上的暖心场景。
“当时,有一名个子高大的乘客从田安路上车后,向驾驶员询问如何前往钟楼。15路车并不途经钟楼,但驾驶员仍然简单明了地回答了乘客的问题。后来,每到红绿灯路口停车等候时,驾驶员还主动向这名乘客推介泉州。”屈先生回忆,该驾驶员告诉这名乘客,钟楼旁边就是著名的西街,那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泉州小吃,还有泉州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开元寺,以及小西埕、最美天台等网红打卡点。不仅如此,该驾驶员还介绍了2005年泉州城市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一系列推介下来,同车的乘客也听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对泉州有深厚的感情,不可能会这么了解泉州。”屈先生点赞道。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该驾驶员陈群勇。据悉,9月份中旬,陈师傅即将退休。面对市民的点赞,陈师傅深感意外,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作为公交驾驶员,只要乘客有疑问,我们都会主动回答。作为泉州人,能够在这个小小的车厢里,向外来的乘客推介泉州,也是我的荣幸。”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