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8月19日讯 近日,德化县境内石牛山国家4A级景区盛装开园,超长索道、玻璃观景台、悬崖栈道、怪石奇观、绿野仙踪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开园10天来,已有近5万名游客前来观光。“国道355线周末的交通量由原来日均2千多辆一下子上升到6千多辆。”泉州市公路局德化分局南埕公路站站长尹清华说。
国道355线德化段,串起了石牛山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息。如何通过公路+旅游,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公路,成了泉州公路人谋“变”的念头。他们紧扣“美丽交通、生态公路”创建部署,突出生态公路理念、注重公路文化建设,将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公路文化相融合,引入“公路驿站”建设,设置普通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公路法治园,开展“厕所革命”,从修路到“修”文化,用文化“串”起一路美景,让服务“贴”进游客心窝。如双交林停车区将德化戴云山筑建筑风格“复制”到亭台、便利店和公共厕所建设中,木构青瓦与对面的青翠山峰遥相辉映,并且在停车区设置了法治宣传园,让旅客在游憩中得到熏陶;石柱停车区则依山傍水,结合所在乡镇“水口”的名称,设计一个“水”和“口”字变形的雕塑,与不远处的石柱山脉脉相望,与脚底下的石龙溪依偎相亲,仿佛倾诉着动人的传说。
如此公路+旅游效应,在8月8日重装开园的石牛山景区更是叠加显现。曾几何时,由于路窄、弯急、坡陡,似画的山水如“深山闺秀无人识”。2009年起,泉州公路部门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国道355线德化段全线拓宽提级改造为二级路,使德化城关至景区所在的水口镇行车时间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为半个多小时。2013年以来,又投入3000多万元对该路段的绿化景观、安保工程、边坡防护、路面改造等进行了全面提升,通畅、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盘活了旅游资源。德化县委、县政府“趁热打铁”,招商引资对石牛山景区进行升级改造,各地的旅客纷至沓来。
旅客的增加,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群众经营农家乐、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把公路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打开了致富之门。据石牛山景区负责人林剑雄介绍,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不一样,30%的消费在景区内,其他消费都在景区之外完成,比如餐饮、住宿等。朱爱玉是南埕镇的一名群众,她受聘于公路站来管理双交林停车区,主要负责打扫停车区场地和公共厕所,同时利用公路部门在停车区建设的服务设施开了一家便利店,虽然刚营业,生意还不尽人意,但她对停车区和公共厕所方便过往游客是赞赏有加,她说每天到这里停车方便的游客很多,或许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商机。
近年来,泉州公路部门在管养的国省干线公路上建设永春岵山、安溪澳江和龙门3座服务区,德化双交林、石柱、湖坂、曾坂、宝坑林场、石狮西岑、惠安前见、东埭等8个停车区,实施厕所革命12处,摸索出“新、特、简、洁”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做法,做到“管理有序、设施完好、功能适用、安全卫生、方便群众、环境优雅”,进一步提升了公路服务水平,更方便了广大群众。(文: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徐斌 图:德化分局)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