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头条新闻
2023-08-25 07:49:00 来源:泉州晚报

探索“菜场+商业配套+社区活动中心+文旅休闲”运营模式

鲤城区东菜市场、丰泽区浦西市场已开启改造提升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范贵清 倪慈钢 文/图

探索“菜场+商业配套+社区活动中心+文旅休闲”运营模式

近日,泉州市召开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题会议,出台《泉州中心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旨在通过中心市区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和规范管理,示范带动全市农贸市场开展新一轮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作为首批改造提升试点,鲤城区东菜市场、丰泽区浦西市场已开启改造提升工作,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满足“新零售”下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据悉,泉州市将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对农贸市场的新一轮改造提升,使之成为食品安全卫生、环境清洁有序、市场管理精细、商户经营文明、百姓消费便利的集“好滋味、烟火味、人情味”于一体的服务场所,并推进其他县(市)农贸市场同步改造。

改造提升行动将坚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与城市历史发展相适配,既着眼发展,又尊重历史沿革。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改造管理并重、线上线下兼营、商业人文融合、市场内外联动”,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农贸市场突破“满足消费者日常买菜”的单一功能,探索“菜场+商业配套+社区活动中心+文旅休闲”的运营模式,提供便民服务、亲子教育、社区文娱、休闲旅游等多元化服务,满足消费者在“新零售”时代下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根据《泉州市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规范》,农贸市场建设规范分为标准化建设规范(1.0版)、数字化建设规范(2.0版)、综合业态建设规范(3.0版)。我市将分类分批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农贸市场按照数字化建设规范(2.0版)标准、综合业态建设规范(3.0版)标准进行提升,对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农贸市场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1.0版)标准进行改造提升。

统筹周边商铺,实行片区化业态布局

农贸市场新一轮改造提升将以农贸市场为核心,统筹周边商铺实行片区化统一规划设计、改造提升和业态布局,支持市场开办(或管理)单位通过回租、托管等方式对市场周边街巷经营业态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现有用地、建筑具备条件的市场,就地对市场墙体、地面、水电、通风、消防、店面、摊位、设施、智慧管理系统、停车场所以及市场周边交通、店面立面外观、业态管理等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改造提升,并按规定完善经营秩序、环卫保洁、停车管理、食品安全等长效管理机制。

对于建筑物有安全隐患或旧址与规划、交通不适应的市场,或新居民聚集区没有布局农贸市场的,重新规划另行选址建设。对于近期明确纳入片区整体拆迁规划的市场,属地政府要统筹推进,按期予以征拆,重新规划建设,尤其要注重市场与周边的统筹规划,“一盘棋”推进改造提升与运营管理。

对于没有具体管理主体、或长期处于歇业状态的市场,属地政府要限期予以关停取缔,并结合周边实际,合理规划布局新的生鲜点或就地招商引资重新规划建设市场,以保障和守护周边居民的“菜篮子”。

东菜及浦西市场作为首批改造提升试点

鲤城区东菜市场改造提升施工现场

据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将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完成。其中,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为试点启动阶段,鲤城区东菜市场、丰泽区浦西市场将作为首批改造提升试点,力争于今年年底前分别按照综合业态建设规范(3.0版)标准、数字化建设规范(2.0版)标准先行完成改造提升、回迁复市,做好做优,打造标杆,示范带动。

其中,综合业态建设规范(3.0版)要求,市场需配备机动车停车场;市场及周边区域合理规划设置独立的餐饮区域,配置食品烹调加工硬件设施,鼓励市场内设置休息区,市场及周边区域合理规划设置早餐店、饮料店等配套服务区域;市场及周边区域设食品配送区域,合理规划市场仓储配送空间和路径,提供市场周边生鲜和外卖供应服务;市场开展农产品综合业态经营,鼓励市场白天农产品零售,夜间开展餐饮等夜间经济;增加完善便民功能设施,停车场按需配备电瓶车充电点、汽车充电桩;配置政务服务“一站式”集成,设置衔接市场监管、公安、交管、税务、城管、社保等政务服务的“就近办”窗口或一体机,提供便捷的政务集成服务。

泉州市将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统筹各级专项资金支持此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对完成且通过验收的中心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按不超过单个市场实际投资额的50%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市场运营管理主体,在保持原有产权、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支持国有资本或民营龙头企业等参与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和运营管理。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