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2022-11-11 09:45:00 来源:泉州网

李文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有人类历史文明以来,勤劳的中国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自然共融共存,依山而住、傍水而居,经过一代代努力和积累,创造出了悠久而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中华农耕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并曾引领世界农业文明数千年,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农业理念,对于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针对工业化农业所造成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农业文化传承受阻等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02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政府的支持下,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以发掘、保护利用、传承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包括农业物种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技术、农业生态与文化景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在内的传统农业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理念甫一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支持。我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支持该项工作的国家之一,并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推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遗产地居民和全社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和动态保护的机制与途径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榜样,成为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农业国际合作的特色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国也是最早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体制与机制趋于完善。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于今年5月20日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成功迈向世界舞台。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代表着过去,更关乎未来。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要找出多元的道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要把遗产地的研究跟解决探索农业走什么样的道路联系起来。

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认真梳理和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一些作用机制。可以说,这些机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典型意义。

□本期执行:记者 谢伟端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