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胜塔
我多次到过位于石狮市宝盖山上的姑嫂塔,但不久前才第一次来到位于石狮蚶江镇石湖金钗山上的六胜塔。
这两座塔去年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六胜塔和姑嫂塔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标,是当时闽台通商、海外交通繁荣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们都是仿楼阁式花岗石石塔,且都是八角五层;六胜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元代重修,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都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它们都遭受多次地震,尤其是1604年泉州区域之八级震,却都安然无恙,依然巍然屹立,独立凌空,镇守东南。
六胜塔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不仅比姑嫂塔早建,而且比姑嫂塔高(六胜塔高约31米,姑嫂塔高21.65米)。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是当时海外交通繁荣的历史见证。传说唐朝航海家林銮在石湖建渡以来,石湖港来往船只很多,金钗山上东岳寺里的两个得道高僧祖慧和宋什,决定为百姓建造一座塔作为航标。他们四处募缘,终于在金钗山上建造了五层宝塔——六胜塔。从此,六胜塔便成为泉州湾口的一座重要航标。明陈建勋《同沈将军登石湖塔》曰:“海上擎天标一柱,攀跻直出碧云端。茫茫众水浑无际,渺渺孤帆过急湍。倚岸楼船刁斗静,披襟山寺酒杯宽。归来忽起濛烟霭,咫尺浮图不可看。”题中的“石湖塔”指的正是六胜塔。据传,当年这里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各国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极一时。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据史料记载,正是从那时候起,晋江、石狮一带的先民大量移居菲律宾。清初,这里又成为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
六胜塔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着一块“华带碑”,刻着“万寿塔”,上款“檀越锦江凌恢甫立”(蚶江别称锦江),下款“至元丙子腊月建”(1336年)。以上逐层所刻的建筑时间是:第二层“岁次丁丑十一月”(1337年),第三层“岁次戊寅十月”(1338年),第四层“岁次己卯正月”(1339年),第五层“岁次己卯三月”。据此而知,此塔前后历经4年才建成。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该塔被元军毁坏。我们今天看的塔,则是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锦江人航海实业家凌恢甫重建的。
六胜塔的知名度似乎不如姑嫂塔,可能是因为姑嫂塔有一个姑嫂望兄、夫终不能相会而跳崖自尽的感人传说。其实,如果从塔周围环境看,蚶江建起了六胜塔历史文化公园,车子可以开到公园入口,六胜塔被绿色团团围住,周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公共设施完善,是一个适宜休闲游的好去处。(郑亚鸿 文/图)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