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殷殷家国情!鲤城辖区有众多华侨建筑,它们承载着鲤籍侨胞乡愁记忆,既是联结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纽带,也是展示鲤城深厚侨文化的重要窗口。由鲤城区侨联主办,泉州网、鲤城微事协办推出【鲤侨名厝】专栏第一辑,带您走进知名侨厝,聆听侨亲故事,探寻建筑里的家国情怀。
陈守仁别墅
爱国路华侨新村一排9号是一栋充满南洋气息的独栋别墅,偌大的庭院里,许多不知名的花草随风摇曳,为别墅增添了几分生机,这是著名侨领、慈善家陈守仁的房子。上世纪80年代,陈守仁回泉州时买下这栋别墅,此后每次回泉州他都住在这里。
1930年,陈守仁出生于泉州鲤城区浮桥镇王宫村,也就是现在的鲤城区江南街道王宫社区。祖父和父亲年轻时就在菲律宾谋生,种田持家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陈守仁身为长子,10岁出头就边读书边帮母亲干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家里的侨汇中断,家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陈守仁在母亲支持下继续读书,以第一名成绩考上晋江县中(今泉州一中),1948年跟随父亲迁居菲律宾谋生。
因为幼年成长的环境,陈守仁母亲的品德对他影响很大,她有着闽南女子吃苦耐劳、善良纯朴的传统美德,教他做人诚信勤奋,事业有成之后一定要帮助更多的人。陈守仁18岁下南洋,凭借非凡的商业头脑,1965年他35岁时在香港创立联泰船务贸易公司,如今,联泰集团已扩展为一家经营业务多元化的跨国企业,事业版图遍及中国、东南亚、日本、美国及西太平洋岛等国家及地区。
1948年1月,陈守仁赴菲前于鲤城留影(陈如榕 供图)
1984年,陈守仁回家乡泉州投资设厂,先后投资合作成立泉州联泰制衣厂等,为香港单源加工,并协助集团培训技术人员。1985年,陈守仁抓住了塞班岛的发展时机,从香港等地输入所需设备和原料,又从中国大陆和菲律宾聘请大批劳工,筹建岛上第一家制衣厂,之后逐步将经营范围扩大到建筑、保险、运输、餐饮、娱乐等领域,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被誉为“塞班王”。
陈守仁在菲律宾家中(陈如榕 供图)
成功后,陈守仁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多年来对故乡的慈善福利、文教事业不遗余力。从清源山到威远楼,从华侨大学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在泉州许多名胜古迹和医疗教育机构里,都可以看到陈守仁捐建的项目,他对泉州可谓故土情深。
陈守仁不同时期的照片(陈如榕 供图)
陈守仁还倡导祖孙成立“陈守仁家族福利基金会”,成立30余年来,基金会用于兴学、助残、办医、扶孤等慈善活动的款项已有上亿元,涉及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等领域。他先后荣获香港银紫荆星章、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碑表彰、“八闽慈善奖”,当选“2015中国慈善榜之十大慈善家”。
位于江南街道王宫社区的陈守仁博士陈列馆
华侨新村一排9号别墅自上世纪80年代购买后,有过两次较大的装修,但整体格局依旧保留。当年华侨新村在建造时,根据订户的需要、财力进行“私人订制”,各幢楼屋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有着浓郁的闽南建筑元素,就如一排9号别墅,总体西式风格,但细节上又有烟炙砖、红色坡屋顶等,中西合璧却和谐美观。
一层大厅
厨房内水井
别墅内,一层大厅两侧的房间曾经是陈守仁办公的地方,后面有会客厅和餐厅,东侧是厨房,厨房内有一口水井,彼时方便日常使用,井盘较高,可以保证安全。二楼曾是陈守仁卧室和客房,空间不算大,但显得整洁温馨,可以看出这位著名企业家生活中简朴的一面。
陈氏家训
“忠诚处世,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兄友弟恭;修身立志,自勉自强;同心合力,共创基业;服务社会,显祖荣宗;谨守箴言,莫怠莫忘。”无论在什么地方,这则家训始终伴随着陈守仁家族,这或许就是陈老先生能够凭借泉州人爱拼敢赢的那股劲,在海外站稳脚跟,再漂洋过海回乡反哺,致力于祖国与家乡教育慈善事业发展的精神纽带。
图片:李莹、李蓬源
来源:鲤城区侨联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