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2022-07-29 08:20:00 来源:泉州网

张杰,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日前来泉参加《世界遗产城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今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泉州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过去多年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城保护方法,为中国名城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家族正在不断壮大,在这样庞大的国家城市遗产队伍中,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该是整体性的保护,整体的控制非常重要,地下有什么我们现在并不一定都清楚,所以地面的建设一定要强调考古先行。

泉州古城的肌理是比较完整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产权都是私有的,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与以公产为主的城市保护、更新、整治工作完全不一样。私产保护工作有很多制度上的要求,政府如何扶持、社区如何积极有效地参与,两方面都十分重要。如何让老百姓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又积极融入复杂的保护工作中,还有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做。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对泉州做过地毯式的调研,深知很多私房的建设对古城风貌、遗产保护带来的压力,拥挤的院落、被分割的产权,对过去相对完整的空间院落、街巷比较有序的空间环境,都带来不小的冲击,所以如何控制无序的私房建设,不让其过高过密,以及对活跃但秩序上却有待加强的商业活动的控制,都是泉州古城接下来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不提倡暴风骤雨的做法,因为它牵扯的面太多,不仅因为文化和遗产本体很难经受住暴风骤雨式的工作方式,更因为它牵扯到社会、经济、文化等非常多个方面。暴风骤雨式的修扩,容易使这些方面受到伤害。泉州城市保护面上工作的有序推进,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做了一系列细小却有普遍改善意义的工作,这些对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泉州也是世界遗产城市,在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工作中,首先要了解世界遗产的承载要素是什么、应该保护什么、它的价值是什么,应该围绕这些核心做一系列的工作。除了保护硬件,还有很多软性的部分,比如非遗、文化等城市长期积淀的底蕴。当然,一个城市在保护的过程中,要过日子,要发展经济,保护能不能成为推动社区持续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遗产保护能不能成为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都应该是世遗典范的标尺和应有之义。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好,又要活化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宜居、宜学、宜业,要回归到生活、经济、社会等方面,否则保护就成为象牙塔里的东西不可持续。如何使这些因素在今天的业态产业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会面临、也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保护的内容、营造的空间场所,是否能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是否可以让百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这是保护和活化要做的事。

泉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有特别好的资源,应该做好遗产和城市的互动发展,使得城市得到综合提升。期待泉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和世界遗产城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中,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提供可借鉴的探索。

□本期执行:记者 黄宝阳 实习生 黄秋韵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