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2022-07-15 09:45:00 来源:泉州网

韩皓月,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白玉兰奖、华鼎奖等影视奖项选片人、媒体评委。

在被问及对泉州的印象时,我常说,这是一座充满文化奇观的城市,不同的宗教建筑在这里比肩为邻,在街道上随便走走,每隔几百米都能遇到可以讲出好故事的古迹,淡定与包容,或许就是泉州最明显的城市气质。

我已经来过泉州不止一次了,这里不少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建筑、文化,一直都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在晋江五店市,可以发现那里不仅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从中能感受到当地人是有意识地传承这些实物中存留下来的历史与文化,从这些传统建筑、遗迹以及街巷,访客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交融,也能够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文化是展示一座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座城市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是因为它有内生而乡土、源远且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泉走访时,我了解到,近年来,泉州一直都致力于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助推城市发展,把文化传承贯穿整个过程,着力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呵护文化、培植文化,使本土文化能茁壮成长,让文化与经济相匹配,使之成为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在我看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很多时候,人们记住一个城市,是因为它的特色文化,或者是关于它的文学作品。我们常能在经典文学中看到很多城市的名字和形象被提及、描述,而这些城市的魅力也随着文学作品的推广,为人所熟知,声名远播。泉州,作为一座被丰富传统文化所滋养着的古城,若是能有意识地在保护这座城市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多让这座城市成为创作者笔下的宝贵题材,由此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会成为一张张城市名片,既能让不熟悉泉州的读者认识、了解这座城市,对闽南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也可以引发本地读者的意识觉醒,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且愿意用心去保护这些文化,而这,同样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期执行:记者 陈士奇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