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泓
提到饭圈,人们对此的印象可能就是“控评”、“轮博”、“应援”甚至“集资”,不知不觉中,网络不再是畅所欲言的地方,人们被这些“饭圈”规则裹挟着,只能用固定的模式发言,用规定的格式发帖,把网民简单定义成“路人”、“某人的粉丝”和“某人的黑粉”三种,只要发表不同的意见就会被千夫所指。这样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是该整治了。
究其原因,一是粉丝群体中青少年数量较多,这些未成年粉丝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易受外界影响。未成年人使用父母的手机打赏追星花费数万元的新闻比比皆是,令人痛心。人身处在一个群体中时很容易被影响,可能会逐渐产生“我如果不做这些事是不是就不能算粉丝”的想法。但从旁观者角度,能不能被称为粉丝看的是真心,而不是付出多少。二是明星本人也缺乏对粉丝行为的规范引导。有些明星习惯了高高在上,割裂自身和粉丝的关系;而更有一些明星却是将粉丝作为衣食父母,不敢指责,甚至隐晦的鼓励,从这些“饭圈行为”中获利。
事实上,“饭圈”女孩被冠以“邪教”的名头,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深沉的原因是:这是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粉丝并不是规则的制定者,他们的真心容易被利用。粉丝必须通过这些数据,向品牌、出品人、节目方证明一个明星的价值,从而帮助他取得资源,而这些数据也是平台获利的渠道。同时,娱乐圈对于一个明星的评判标准已经逐渐扭曲为“红”不“红”,而不是他的业务能力。粉丝的数量和数据、代言的质量、参加的节目类别、服装的品牌,就决定了一个明星的档次。另一方面,一些营销号时常故意发一些拉踩比较、恶意解读、放大行为的内容,甚至发表反社会言论,从网友的谩骂中获取流量和利益。这些营销号以此为生,数量庞大,在网络上肆无忌惮,更让粉丝不敢不“控评”。
解决饭圈问题应该重拳出击,多方发力,还网络一片清朗环境。完善法规,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对网络违规乱象亮出法律利剑,加大违法成本和惩治力度,铲除网络毒瘤。各地执法部门结合属地管网治网实际,依法聚焦重点整治问题,全力清理有害信息、处置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网络平台也要强化自律,自觉履行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合理有序规范发展,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治网,守法用网,对于恶意发言的账号及时封禁,对于网友举报提高审查效率。媒体对粉丝的正能量行为多加宣传鼓励,而不是只关注负面和花边新闻。明星经济公司应该畅通粉丝沟通渠道,对粉丝团进行规范管理,对于粉丝的不合理行为及时制止,同时也应该对艺人的个人信息和工作安排等隐私承担保密责任;粉丝团作为自发形成的组织,也要对内部粉丝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价值观,对非法集资、互相辱骂、违规接机等不合理行为进行劝阻。
而要整治这样的网络环境,更需要每一个网民对明星拥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自觉约束公开平台上发表的言论,多发表积极向上的内容,对待他人更多一丝善意,让网络世界充满正能量,成为自由翱翔的蓝天。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