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爸妈”让孤儿重新有了家》追踪
闽爱志愿者协会常态化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
四年坚守 周周必行
泉州网讯(记者张晓明/文 受访者/供图)石狮男童小立接连遭遇不幸——母亲离家出走,爷爷父亲相继病逝,在石狮市关工委等的关怀下,闽爱志愿者协会接力帮扶,让这个孤儿重新有了家。
闽爱志愿者协会是一支由“新石狮人”在2017年11月发起组建的志愿队伍,他们穿梭于当地贫苦家庭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学、助老、助残、扶贫……他们以“闽爱”之名,以“周周必行,你行我行”的理念将志愿服务常态化,用微小平凡的举动,让困难家庭感受人间大爱。如今,这支队伍也吸引了许多石狮本地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四年如一日,他们一起用行动奏响了和谐社会的美妙强音。
登门帮扶困难群众
坚持每周开展志愿服务
孤儿有了新家 一声“妈妈”暖透心
昨晚离开小立家后,闽爱志愿者协会会长张红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一直放心不下小立。过去的一个周末,“母子”俩过得很充实。“现在他直接叫我‘妈妈’,连‘闽爱’两个字都省去了,让我很温暖,也感到担子很重。”张红说。
上周五傍晚,张红“如约”来到校门口等小立放学。“我们约定,只要小立表现好,我就带他到家里过周末。”张红说。
自从开展帮扶以来,张红和她爱人经常到小立家,帮他做家务,和他聊天,督促他做作业。张红说,每次见到小立都像久别重逢的母子一样亲。她也替小立感到高兴,社会对小立的关心,使他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村里给他买了新的家具、床上用品,志愿者帮他打扫卫生。“村里出资装修他的卧室,石狮市关工委也资助了1000元。”目前,张红正在寻找更多的志愿者“爸妈”来接力照顾小立,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
帮扶周周必行 植物人开口笑了
一个人、一群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事,并且定时、定量。帮助小立“圆梦”,只是闽爱志愿者帮扶困难家庭活动的一小部分。
彭田村有一户残疾人家庭,闽爱志愿者用爱创造奇迹,把残疾人蔡某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大厦村程某龙,因身体残疾,成为植物人,在闽爱志愿者的细心帮助下,去年夏天终于开口笑了;港塘村一位82岁的阿伯双目失明,闽爱志愿者从周周必行到天天行,细心照顾了他4年,后来圆了老人进养老院的心愿;洪窟村15岁男孩洪某灿,15年从未下地行走,在闽爱志愿者的帮扶按摩下,孩子已奇迹般地可以勉强坐起来,也可以在搀扶下行走……
“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是每一个闽爱志愿者的初衷与使命。”张红告诉记者,闽爱志愿者协会目前拥有注册会员近200名,其中新石狮人占60%。他们坚持每个周末前往帮扶对象家中开展志愿服务,为帮扶对象提供家务料理、陪聊及作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并率先将“周周必行”作为常态化志愿服务品牌,以精准化、精细化、系列化的服务体系为依据,为每一位帮扶对象提供周到细致、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2020年,该协会累计开展志愿活动67场次,参加人数1340人次,服务时间达5360小时。2017年成立至今,闽爱志愿者协会坚持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周周必行,你行我行”诺言,用心帮扶孤寡老人,用爱呵护“六失”(即失去关爱、亲人、教育、家庭、亲情、保障)儿童,把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爱洒向弱势群体,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人间的真爱。
目前,周周必行,持续174周;未来,周周必行,还将持续……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