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接警员平均每天要接听100个电话
“喂,你好,这里是安溪县公安局110……”一年有365天,8760个小时,525600分钟,31536000秒,无论什么时候拨打110求助,总有一个声音让人感到安心和温暖。这声音的背后,是安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20名女接警员的默默坚守。昨日是“三八妇女节”,让我们走近这群铿锵玫瑰,了解她们的故事。 □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黄朝宏 蔡国灿 文/图
风油精润喉片成常备装备
“谁还有风油精,借我一下。”风油精,是她们常备的“警用装备”。指挥中心三级警长陈小青介绍说,在上班时,作为接警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有可能下一个电话就是重大警情。到了夜班时间,风油精的提神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除了风油精,润喉片也是她们重要的“警用装备”。2020年,安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报警情226154起(还有无效警情153358起),日均电话量1000个左右。按每天24小时、接警员10人来计算,平均每人每天要接听100个电话。电话讲多了,喉咙难免会难受,于是,大家都习惯自备些润喉片,为的是让每一位求助者都能听到清晰的回复。风油精、润喉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体现出她们植根于心的责任与担当。
听声辨位成功找到求助者
小黄担任接警员刚满两年,却已能独当一面。谈到第一次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的情景时,她不断重复“紧张”二字。那是一起普通的摩托车被盗案件,可是因为紧张,她居然忘记问清楚被盗的时间。虽然那起案件最后成功告破,但是她内心还是深深自责,“冷静,是接警员的第一课。”她满脸真挚地说。
去年7月的一个晚上,小黄正好值夜班。凌晨1点左右,她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求助者是一个女孩。女孩刚说完“城厢古……杀人啦……”便不再讲话,“嘭”手机掉落的声音后,就传来一个女孩痛哭的声音,还有一个男子的咆哮声以及玻璃制品的爆裂声。怎么办?小黄立即镇定下来。“古……城厢有个古山村!”小吴一边屏住呼吸尽量通过电话声音来判明位置,一边用笔谈的方式,请同事联系城厢派出所,让值班民警到古山村寻找求助者。10分钟过去了,正当她一筹莫展之时,电话那头传来了摩托车的引擎声。小黄立即判断,求助者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路边。“城厢所,城厢所,求助者家靠近村道,哪家灯亮着,进去看看,应该就不会错!”小黄不假思索,抓过对讲机和辖区所值班民警联系。
事实证明小黄的判断是对的。求助者与丈夫新婚不久,因为家庭琐事产生口角,丈夫在酒后殴打她。民警根据小黄冷静的“听声辨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人人都是活地图和语言专家
“肯定有委屈啦!”关于外人对接警员只是坐在办公室接接电话的误解,已经当接警员7年多的小吴早就习以为常了。其实,作为接警员,每个人都必须是“活地图”。不仅要熟悉城区、镇区的主干道,全县400多个行政村的主要路口、地名都要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到求助者的位置。
除了超强的记忆力,接警员还要成为“语言专家”。安溪是山区大县,各地口音存在不小的差异,且大部分人讲的“普通话都很普通”。这就要求她们,对于每一个口音,都要做到讲得清、听得懂,并迅速转换成普通话记录下来。“技多不压身!”这是她们时常自我安慰的话语。
警营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她们都要坚守在岗位上,通过特殊的方式守护万家灯火。不过,当看到同龄人可以正常上下班,可以在周末与孩子出游,可以在节日与家人团聚,她们的内心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是想到曾经及时派警,挽救一个轻生者的生命;曾经参与调度设卡,抓获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曾经多方查找,帮助迷路的孩子找到家人,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战胜了失落感。
“很高兴我的青春有穿警服的样子,我无怨无悔!”这是她们的集体座右铭。她们是用声音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用声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铿锵玫瑰。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