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12日讯 (记者 陈智勇 蔡紫旻)在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除了主旨发言外,还以“城、墓、陶瓷、摩崖石刻”“泉州城规划、遗产保护、泉州港、海洋贸易”“宋宗正司与宋元市舶司等”和“泉州地区墓葬、建筑、碑刻、瓷器相关研究”等分议题进行发言研讨。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看泉州历史上的国际大都会地位。
宋元泉州也拥有很高政治地位
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家瑶
这次研讨会是泉州城考古成绩的一次总发布,对泉州申遗、古城保护利用等将起到很好推动作用。作为南宋、元代重要的官方机构遗存,南外宗正司、市舶司是当时中央政府的派驻治理机构,分别对宗室人员和海外贸易交通进行管理。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瓷器、墨书等物件,佐证了历史上南外宗正司、市舶司的存在,这是对宋元泉州官方遗迹的重要补充,说明在那个时代,泉州不光是商业中心,也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世界各地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旃
宋元时期,泉州港为东方第一大港,成为我国最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许多海外贸易商品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商品也运到这里,并向全国各地发散,同时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形成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通过此次研讨会,有助于进一步印证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一环,不仅是贸易交流的重要节点,还是一座多样文明交流融合发展的城市。
考古成果体现“泉为大邦”历史记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山西大学副校长杭侃
宋元泉州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学者们的文献以及考古发现当中。目前泉州城考古成果,无论从其重要性还是出土实物的水平上,都能体现“泉为大邦”的历史记载。城市要有足够的腹地提供补给供应,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所在地,就是泉州城的腹地。随着时间推移,考古出土的陶瓷器、铭文、瓦当等越来越多,证明泉州在当时是沟通联系南北的节点,期待未来泉州城考古涌现出更多学术成果。
泉州曾为全国外销陶瓷交集汇聚中心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
泉州古城地下出土物类型众多,以陶瓷器、建筑构件为主。陶瓷器以宋元、明清时期为多,其中宋元时期的陶瓷器产地遍及周边各主要外销陶瓷生产地,证明宋元时期泉州已经成为全国外销陶瓷交集汇聚的一个中心城市。同时,这些宋元陶瓷器种类及器形与目前宁波、上海青龙镇、江苏黃泗浦等港口城市的出土物存在较多共通之处,进一步证明了宋元时期泉州城与国内各主要港口城市之间存在着长期且频繁的商贸往来。
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最大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
在历史上,泉州就是一座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城市,有很多古迹来自不同文明和宗教。从大量的建筑遗存、多元的宗教石刻等可以推断,宋元时期的泉州,在东西方交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方面有着重要地位,甚至在当时的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交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的最大特色,这也反映了在当时格局下,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特别是多元宗教文化的兼容并蓄理念。
文物史迹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授黄建秋
加强泉州港口的调查和考古发掘,可以借助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考古发掘,多找到一些文物史迹和实物,与文献资料互相印证,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证明泉州在宋元时期是国际化大都市。例如,在对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进行发掘时,共收集了6678件陶瓷器标本,其中225件陶瓷器底部等部位有墨书,字迹清晰可辨的陶瓷标本129件,从内容看,主要有机构名、人名、纪年等三大类,对探寻宋元赵氏皇族在泉州地区的管理和运营、生活方式,以及研究宋元泉州陶瓷器海外贸易方式提供佐证资料。
古泉州城支撑港口繁荣发展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世界遗产部主任陈思妙
古泉州城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泉州港的不断壮大又深刻影响了泉州城市风貌和功能布局。泉州作为世界性的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其兴起得益于海外贸易,在宋元时期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刺桐城”。正因海陆交汇,古泉州城市建设除了依据中国传统的“因山就势”“因地制宜”,还考虑了港湾选择、港城设施布局等。面向大海的地理环境,海外贸易的不断壮大,本土与外来的众多宗教信仰也融合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多元的城市物质文化风貌。
加强泉州府文庙的保护利用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何振良研究员
泉州府文庙作为泉州老城区的标志性古建筑,是泉州城市历史中主要的文化名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见证了千百年来泉州文人学子尊崇儒学、人才辈出之事实,于2001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好这份难得的历史遗产,对于今天和未来的泉州人民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今后要加强对泉州府文庙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展示其社会文化价值。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