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5日讯(记者 施远圻)今天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福建省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20年来泉州市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据了解,20年来,得益于“晋江经验”的正确指引,泉州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方面实现新的重大的跃升。
心无旁骛发展实业,实体根基更加坚实。泉州坚持强攻产业、坚守实业、激发创业,全力建设“智造强市”。泉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1081亿元,到2013年突破5000亿元、2020年突破1万亿元、2021年达11304亿元,20年来年均增长11.2%;人均GDP从1.45万元提高到12.8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02年85.5亿元增加到2021年940.9亿元,20年来年均增长13.5%。工业规模从1700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形成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纸业印刷等9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引进共建大院大所18家,高新技术企业从86家增加到1650家,市场主体目前已突破130万户。县域经济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泉州从乡村工业化起步,到重点镇、中心镇建设,到县域大城关打造,再到环湾向湾一体化发展,全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中心市区面积从2002年70平方公里,发展到2021年的24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1.9%上升到69.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任务,实现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森林覆盖率等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文化自信更加彰显。目前泉州共有世界级“非遗”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36项、国家级文保单位44处,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成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每年开展“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活动,送“万场戏、千场文艺培训辅导、百场展览、数十批次流动图书点”下乡,成功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让常态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家门口的多元文化展示,成为泉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品质泉州富有内涵,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七成五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全力打造“品质泉州”。特别是近几年,滚动推进民生补短板“四心”工程和“民生XIN”行动,着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群众得实惠、更有感。20年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8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6万人,让劳动者安居乐业;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54.2万个、幼儿园学位26.5万个,新增医疗床位3.4万张、养老床位4.9万张。2021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万元、2.6万元,比2002年增长481%、436%,实现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再出发,接下去,泉州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以“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