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厦门思凯兰航空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迟岩、教学部副总经理李延平、总经理助理张惟良一行三人莅临我校,探讨2018级中美合作项目专业建设相关事宜。
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审计室主任刘集平在慈山601会议室接见来访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苏国辉、经管学院院长姚宏伟、机电学院院长吴永春、教务处副处长谭斌、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郑志明、外事科科长柯爱茹、经管学院中美项目专业主任刘晓红、机电学院中美项目专业主任徐丽萍参加会议。会议由苏国辉主持。
会上,迟岩博士首先从培育愿景、开办专业、培养模式等方面介绍思凯兰航空学院的概况,并回顾与我校共同成立“黎明职业大学-厦门思凯兰航空学院”,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情况。他指出,当前“校企共育人才”可以充分为学生、学校、企业搭建发展平台,帮助企业培养航空类专业人才开启便捷通道,同时解决学生在校培养阶段因没有企业实习实训经验而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实际问题,帮助高校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
接着,思凯兰航空教育有限公司教学部副总经理李延平教授从培养方案指导思想、FAA执照课程、CCAR相关课程等三个方面对2018级中美合作机场管理专业及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培养方案做了详细解说。18级的培养方案将在引进消化FAA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融通国内和国外航空维修、机场管理的课程体系。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分成“2+1.5”FAA维修证书课程班和中国民航CA147证书课程班。机场管理管理专业分成“2+1”FAA航空签派证书课程班和机场管理与运营,航空物流方向课程班。此次培养方案的调整将帮助有意愿出国的学生顺利到美国就学,同时确保没有意愿出国的学生符合国内民航业的就业要求。
随后,与会人员就2018级中美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刘集平表示,我校可就通识教育模块的部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结合讲座形式进行授课,为学生腾出时间进行语言培训和专业实训,保证将来出国的学生能够融入国际课堂,未出国的学生可在国内考取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据悉,厦门思凯兰航空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搭建了国内首个专注航空领域人才服务平台——寻鹰网,建设一家民航CCAR-147培训机构和一个航空产业学院,构建涵盖本科、专科、中职教育层面的民用航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航空企业的广泛认可。我校2018年6月与该公司联合成立“黎明职业大学-厦门思凯兰航空学院”,采用校企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共同解决招生、教学、实训的问题。此次研讨会有力推进了中美合作专业建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做强、做大、做特。
(文/ 曾佳榕 图/王志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