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曦 通讯员 郑诗愚
今年9月,71岁的泉港区界山镇玉湖村村民陈孙姐一家喜迁新居。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的平房宽敞明亮,客厅的白墙上挂着“家和万事兴”的装饰画,给新家增添了喜气。
作为低保户,陈孙姐的女儿、孙子和孙女都身患疾病,一家仅靠政府补助的养老金及低保金维持生活,虽然家里的石头房年久失修,却无力翻建。“以前下雨的时候,屋子里就会淹水,只能用塑料布遮挡屋顶。”陈孙姐想起从前的日子,眼泛泪光。玉湖村村委会根据陈孙姐一家的实际情况,为她申请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除了中央、市、区拨付的补助资金9.7万元之外,乡贤、亲友也捐资支持,陈孙姐一家的危房终于得以翻建,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71岁的泉港区界山镇玉湖村村民陈孙姐一家喜迁新居 (谢曦 摄)
同村的低保户陈元珍一家,也在今年9月搬进了新房。此前,靠鞋厂打工及低保金维持生计,家里的石头房又年久失修无法居住,陈元珍只好一直借住在亲戚家。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陈元珍同样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亲友也施以援手,让她终于如愿以偿翻建了房子。“感谢党的好政策,给了我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看着干净敞亮的新房,陈元珍笑容满面地说。
“从去年起,除了危房翻建之外,无房户也可以申请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泉港区住建局村镇站站长庄玲玲说,通过镇、村摸排,农户申请,经与民政部门核验、现场核实及公示,今年,泉港区确定了33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截至目前,已入住28户。中央、市、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叠加后,每户最高可获得补助资金9.7万元。在此基础上,区住建部门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投工投劳、互帮互助等降低改造成本,对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镇村还帮助协调施工队、建材商先施工、后付款,解决前期资金筹集难的问题。
市住建局村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为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将上述农村低保户等六类低收入群体列为重点对象,属无房户或其住房经鉴定属C级或D级的,纳入住房安全保障范围。
据了解,2023年泉州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7户,截至10月底,已竣工115户,竣工率达90.5%。其中,帮助农村低保户原址翻建91栋,新建房屋20栋,修缮加固4栋。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