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月28日讯(记者 许钹钹 陈玲红 王柏峰 文/图)团圆,应是中国人心中春节的另一个名字。无论相隔多远,不管身处何方,每到春节,“过年了,回家吧”的温暖呼声都会在心中响起。一顿年夜饭,一张全家福,更让这个春节的团圆“美丽动人”。
18年来首次大团圆
请摄影师来拍全家福
孩子们过年玩游戏赢压岁钱
许雅华在娘家,这也是娘家人18年来首次大团圆。
买上回国机票 呼喊“回家啦”
许进益有六个子女,老大和老二许雅华都在菲律宾做生意,因为假期不同步,舍不得关店歇业,这些年春节老大老二两个家庭总有成员留守菲律宾,因此总无法团圆。三年疫情管控,让游子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1月8日,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正式实施,回国无需再隔离,许雅华毫不犹豫地买了机票。
“这才是中国年!”大年三十,也是许雅华的公公林荣治14年来吃得最开心的一顿年夜饭,三个子女和五名孙辈一个不少地回家了。
“回家啦!”1月8日买完菲律宾到晋江的机票后,许雅华立刻将机票拍照发到家族的微信群里,喊话兄弟姐妹们回家过年。
今年39岁的许雅华和老公在菲律宾从事食品、服装批发生意,育有一儿一女。因为菲律宾的假期和国内不同,早些年两人为了多挣钱,即使过年也舍不得关门歇业,因此夫妻俩都没有回家过年。
“早几年孩子还小的时候,两个老人去菲律宾帮我们带孩子,到春节他们就自己回来过年。那时候,公公也曾说别人家过年都是一家子热热闹闹,只有他们是两个人自己过有点孤单,那时候没有太在意,觉得老人也还健康,还有机会,没想到一晃13年过去了。”说起过去,许雅华总觉得对不起老人,“那时候把生意看得太重了”。她说,疫情也改变了大家的观念,发现健康和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今年大家约好,无论如何回家一起过年。
被困国外三年 发现家人最重要
1月13日,许雅华和老公林世界踏上了回国的旅程。“以前不觉得回家有多难,现在发现能回家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很激动。”林世界说,仅需2.5小时的飞机飞行,却等了三年。回乡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亲戚,此后便到各大庙宇上香祈福。“今年不求别的,只求平安健康!”许雅华说。
初二是婆家和娘家大团圆的日子。“14年了,头一年在国内过个了大团圆年!”66岁的公公林荣治特别开心,比起往年老两口自己过年的景象,今年太热闹了。
这边团圆完,许雅华又赶紧拖家带口回到晋江英林的娘家,这里有二十口人正等着和他们一家四口拍全家福呢!许雅华有兄弟姐妹六人,今年大家一致决定回来过年时,老父亲非常激动,早早地约了摄影师初二这天到家里来拍全家福。“18年了,从老大嫁人开始,就没有一年春节这么齐全过,必须拍照留念!”65岁的许进益非常激动。
许雅华说,过去,他们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父母也还年轻,团圆机会很多,但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现在劳逸结合最重要,钱要挣,家人更要陪!”许雅华说。
一桌团圆饭
融合泉州宜昌两地特色
刘女士7岁的外甥女体验泉州特色风情
“千里奔赴,过个团圆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九)20:29,刘女士开心地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湖北宜昌和福建泉州的位置共享地图,父母和妹妹一家正奔赴泉州而来,三年了,他们一家终于又可以团圆过年!
刘女士是湖北宜昌人,在泉州工作、安家多年。上一次他们一大家子团圆,还是在2020年春节。当时,刘女士一家三口回到湖北宜昌,回乡5天后,便赶上了武汉封城,之后,他们一家三口被困湖北整整3个月。此后两年,因疫情原因,往年总在一起过年的一大家子,再也没有机会团聚在一起。
“妹妹是医生,一直上班到农历腊月廿八才确定有假期,廿九就决定要来泉州过年,并立刻通知了我。”接到电话的刘女士心中一阵狂喜,又有点担心年过七旬的父母长途奔波身体不知道是否吃得消。廿九19时多,父母及妹妹一家共6人开始自驾前往泉州,刘女士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准备海鲜等泉州特色美食的同时,也不忘准备腊肉、腊肠等老家特色美食。
大年三十10时许,经过约15个小时的车程,一家人总算抵达泉州。满满的后备厢里,是用泡沫箱装满的父母自己种的青菜,连豆腐都有十几块,家乡的特色水果椪柑自然也不能少,肉也都做熟了,只需要切片便可以上桌。家乡过年讲究“有头有尾”,年夜饭的桌上要有猪头、猪尾,父母也都准备好了。“这些跟福建的味道都不一样。”在厨房忙乎了一整天的刘女士说,今年的这顿团圆饭,充分融合了宜昌、泉州两地特色。
除夕,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团圆饭,零点的钟声一敲响,家乡的拜年习俗也被搬到了泉州。小孩一一跪地向长辈拜年——前两年只有一家三口在泉州过年时,连这个仪式也省了。“过年还是要有老人小孩才有仪式感,这才是年!”刘女士幸福满满。
西街、开元寺、泉州少林寺、洛阳桥、崇武海滩……接下来几天,刘女士带着家人逛遍了极具泉州特色的各个地点。大年初六3时许,一家人又踏上了归途。千里奔赴,只为短短几天的团圆 ,但这几天,在每个家人心中都印下了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