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吃瓜子呛入肺部,男子鱼刺卡喉穿破食管壁,医生提醒——
春节要防“美食陷阱”
泉州网1月23日讯 (记者苏凯芳)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就会开启团圆模式,各种零食、水果、美食纷纷端上了餐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如若不小心也会遭遇美食“陷阱”,如坚果或鱼刺等异物卡喉。对此,医生提醒:如发现上述情况,市民一定要及时就医,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1月20日,家住永春的2岁女童涵涵(化名)在吃葵花籽时,不慎吸入葵花籽,经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确认肺部有异物。由于技术有限,涵涵又转诊至泉州市儿童医院。该院呼吸内科主任郑敬阳说:“经过支气管镜检查,我们在孩子的左主支气管深部发现了直径8毫米左右的葵花籽,立即采用异物套篮将其顺利取出,目前孩子气喘症状已经消除,正在康复当中。”
对此,郑敬阳提醒,春节是儿童误吸误食异物的高发期,若遇到异物卡喉导致孩子出现窒息、发绀,家长可立即开展自救,切勿盲目“用手掏”。若孩子呛咳不止,家长应尽快将患儿送至医院,让医生用专业的器具取出异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除夕到初一两天已处理异物卡喉十余例。”泉州市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昌欣说,每年春节都是异物卡喉尤其是鱼刺卡喉的高发时段。
家住洛江的王先生近日不慎被鱼刺卡到,到医院做CT检查可以明确在颈段食管处有一个异物,内镜中心医生连续两次用食管镜试图取出鱼刺,却怎么也找不到鱼刺。最后,内镜中心主任陈相波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的ESD(黏膜下剥离术)才将异物取出。“鱼刺大概有5毫米,已经穿破食管壁。如果不及时取出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陈昌欣提醒,老年人和儿童应尽量选择鱼刺较少的鱼,同时吃东西时一定要专心,不要囫囵吞枣式地下咽,也不要说笑打闹,以免让“健康刺客”对身体造成伤害。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