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泉州”与“泉州世界”留下丰富海洋文化遗产
——“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学术研讨会发言
□李庆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
李庆新
泉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出版的《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是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收录了一批知名老学者、新专家的最新著作,既有中华海洋文明、世界海洋文明发展历史的宏观研究巨作,也有泉州海洋历史文化的微观研究佳作;既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也有区域角度、整体思维,不同程度体现了多学科、多角度、宽视角、大视野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思考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可以提出两个概念:“世界泉州”与“泉州世界”。“世界泉州”与“泉州世界”,是考量“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两个维度、两面镜子、两把尺子。“世界泉州”,主要展示泉州在宋元时代海洋世界中的实时盛况、中心地位和对海外世界的巨大凝聚力。泉州以其跨国、跨区域的中心性,汇聚了中国与海外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以及技术、文化、宗教,通过海洋平台、海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市场“无形之手”,联系起国内和海外市场,成为举世瞩目的海洋贸易圈。
“泉州世界”,侧重体现泉州对宋元时代世界海洋文明的历史贡献、对海外世界持续的辐射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泉州贸易圈”既是个国际经济与商品交易的平台,也是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融汇的枢纽;它既包容保存来自海外的域外文明成果,更将本地海洋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文明推向海外世界,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引领潮流的重要窗口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对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儒家文化圈”等文明体系的构建,泉州有其独特的贡献。
“两个泉州”,一个侧重经济(贸易圈),一个侧重文化(文化圈),构筑起充满泉州特色、中华气派、充满东方魅力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泉州形象”。这个“概念图”,大体上是互相叠合、互相交织的“两个泉州”的同心圆,空间上均以泉州为中心,以“海丝”为中轴,以海洋世界为基本空间,由近及远,由国内的东南沿海及内陆腹地,扩展到东南亚、东北亚海域,远及印度洋、地中海世界,形成海陆互动的国际性的巨型贸易体系和网络空间。
“两个泉州”给世界留下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世界泉州”再现了中古“东方大航海时代”东西方交流历史的盛况,诸多中外文献和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就是最佳物证;“泉州世界”则参与乃至引领了一个时代(东方大航海时代),凝练了海洋世界“文明交流、和平对话、互利发展”等“海丝”精神,促进了宋元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国家的和平发展与经济繁荣,为世界海洋文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