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多个路口设非机动车待行区
方便电动车通行,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泉州网10月28日讯(记者 傅恒 王柏峰 通讯员 王唯佳 文/图)前日,东南早报报道泉州市区新门街与新华路路口设置电动车待行区,电动车不再从斑马线通过,进待行区等绿灯亮起通行,新的通行方式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记者从鲤城交警大队了解到,除了新门街与新华路路口,古城内还有多个路口在机动车停止线前设置了非机动车待行区,引导直行和左转的电动车进入待行区模式过街。
涂门街与温陵路路口的非机动车待行区
新门街与新华路路口的非机动车待行区
路口设非机动待行区
多数市民已适应新通行模式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涂门街与温陵路路口。该路口是鲤城区最早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路口,路口的电动车驾驶员大多已适应待行区的通行模式,在待行区内等待红灯,在绿灯亮起时,电动车在小车前方有序通过路口,随后自觉驶入非机动车道,路口通行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路口绿灯亮起时,有一些电动车为了赶时间,会闯入待行区内与小车混行,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在九一街文化宫路口,记者在路口处观察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多数直行和左转的非机动车会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提示进入非机动车待行区,等待绿灯亮起时通行,但也有部分电动车依旧选择沿着斑马线过街。此外,记者在路口发现,电动车逆行的情况依旧存在。
“电动车在待行区内直接左拐或直行过路口,真的很方便。”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车走斑马线过马路,经常要等两次红灯才能到对角区域,有的市民不愿意多等一次红灯,就直接逆行。如今在待行区内等待的车辆可以左拐,然后再就近驶入非机动车道,既安全又省时间。
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
提高效率又统一秩序
鲤城交警大队的民警介绍,古城里的市民出行大多选择电动车,交警部门按照道路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在人行横道与机动车停止线之间施划非机动车待行区,供直行、左转非机动车通行,有效释放非机动车道的右转通行空间。同时也改变以往遇红灯车辆进行排队等候时,非机动车随意越线停置于机动车前方或侧面、占用右转车道导致交通拥堵等现象。此外,通过设置专门的前置等候区,统一规范非机动车等候红绿灯停车秩序,让出右转车道,提高了高峰时段交通通行效率。据悉,交警还在一些路口增设非机动车过街信号灯,引导电动车按照进入待行区待行的模式过街,进一步保障了行人通行安全,路口通行秩序更加规范。
目前,温陵路与涂门街路口、中山路钟楼路口、西街与新华路路口等5个路口已完成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设置。下一步,交警部门将继续在市区适合的路口推广使用。
交警提醒,在有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路口,直行和左拐的电动车可以直接在待行区内等待红绿灯,不必再走斑马线。电动车驾驶员要自觉遵守道路通行规定,做到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通过路口后立即驶入非机动车道。交警部门将持续对电动自行车不按道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