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2021-09-03 20:27:05 来源:泉州文旅集团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泉州古城便由这南北一长街——中山路贯穿。

百年中山路虽然不长,建成后便一直是泉州的商业中心,在长达2.5公里的中山路两边便是以骑楼建筑为主。骑楼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筑,在炎热且多雨的南方地区使行人出行变得极为便利,也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贸易的繁荣和流动。

image.png

中山路的骑楼建筑一般分为两层,下层多为铺面,外廊为公共空间;上层多为住宅,方便铺面营生的主人休息。而骑楼的外立面则各有特点,此文将通过骑楼的精美窗户,以窗读史,看一看泉州人曾经的建筑审美,探寻泉商的旧时日常。

骑楼窗艺,以小见大

骑楼上层的外立面以窗为核心,包含了窗套、窗芯两部部分,窗套又包含窗楣、窗柱、窗台三部分;而窗芯为窗洞的填充部分,款式上以玻璃窗、百叶窗为主。

百样窗拱,各见千秋

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年代的建筑审美造成了骑楼窗款式上的不同,但中山路的骑楼主要以常规窗形式体现。

常规窗是位于外墙面的最常见窗形式,指位于空白外墙面中间,独立于其他构件的,窗的形式基本呈方形,有的会出现在方形基础上做拱形、三角或异形顶部,也有局部异形的联窗做法。

image.png

如图红框线中所示

骑楼早期的风格,窗户形式并没有非常复杂,中山路上的建筑中的常规窗都只在窗洞上方加以独立的拱形线条或叠涩线脚用来修饰。

image.png

如图红框线中所示

多数的窗都会增加亮子(窗户上方部件),来增加室内的采光性。而造型上也主要分为方形或者半圆形,甚至还有配合伊斯兰风格的异形窗拱而做的形状。(如下图红框线中所示)

image.png

寻访骑楼的特色窗拱也是漫步中山路的一大乐趣。

image.png

顶天立地,柱藏匠心

随着审美的发展,工匠会在窗户两边的辅以各类的窗柱,增加二楼立面的趣味性。

image.png

如图红框线中所示

“因地制宜”,载一段历史

骑楼窗师承洋楼,自然少不得窗台的体现。

image.png

复杂的枝叶雕塑所做的窗托装饰和上方的窗楣装饰上下对应,辅以金色窗柱柱头的点缀(如图红框线中所示)。

讲究实在的闽南商人也“因地制宜”,通过将窗台磨平作出框架,辅以手写字的店招,将窗台位置打造成自家的黄金广告位。这也是中山路骑楼的特点之一,纷繁的店招字样,或许店铺变迁,但店招却替一时繁荣留下了记载。

image.png

店招取代窗台

红灰交错,中西碰撞

在工艺上,中山路的骑楼喜欢以灰色的水刷石或者水泥及红砖为主,红砖作为传统闽南建筑的材料,用于舶来的骑楼建筑中。

所以长长的中山路上,红色与灰色交错,颜色的不单调是中西的碰撞,也是古今的对比。

image.png

洋楼窗式的各种工艺在本地工匠的手里融汇贯通,后期修筑的骑楼的更倾向于中西混搭,在伊斯兰样式的多层线脚的窗楣部件旁是本地工匠巧手雕琢的闽南世俗花鸟图,两种文化的交叠更显乐趣。

image.png

如图红框线中所示

窗体错落,谱独有韵律

联排骑楼窗式的美还在于窗体的排列方式,中山路的骑楼窗样式少有单独式的窗,都是以两到三个窗体组成的分离式,再由精美柱体隔开。两个或者三个一组的同款窗体相互交错,在这不长的中山路在视觉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韵律感。

image.png

而有些三个一组的窗体还形成了主次,在窗楣样式和窗体大小加以区分。

image.png

窗里窗外,是古城烟火之气

image.png

如图所示,此扇常规窗以水刷石工艺,以两个窗体为一组的方式排列,而它的窗柱就为多立克式样,配套多层线脚的拱形窗楣,辅以窗楣之上的特有的闽南花鸟装饰,通过窗的工艺上的讲究,让骑楼的楼体部分看起来则富贵庄重了许多。

泉州中山路联排式骑楼的窗的装饰和形式或许在华丽程度和立体感上岁不及其他地区,但是作为中山路商业历史的体现,则保留了一段泉州人打拼的记忆。

image.png

阿嫲二楼做饭的香气的飘到一楼,刚放学的孩子在连廊里互相追逐,养家的大人们刚刚拉下了卷帘门,但是听到熟客招呼,又马上笑脸开门迎客。

image.png

窗外是淅沥的雨声,是熟悉的故乡,是对窗邻居的笑脸,是一段乡愁的留存。

文献参考

《近代泉州侨乡外廊式建筑的演变探析》

《浅析广东骑楼的建筑风格》

《鼓浪屿近代洋楼窗形式研究》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