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承载峰尾镇诚平村几代人的记忆。如今,村里正在建设水密隔舱福船产业基地,用实体的方式留住福船文化,让福船文化更好地传承。
在峰尾镇诚平村的水密隔舱福船产业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对第一层进行顶板施工。可以看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楼层,被分隔成了几块有序的区域,从不同角度展示福船文化。
峰尾镇诚平村党支部书记 林配宗:“一楼我们的主题是走进福船,人一到我们这个展厅,好像走进福船里面一样,体验到什么叫水密隔舱,如何制作,这是第一个版块。第二个版块,就是千年的福船文化如何发展的,古时候如何进行海上文化交流、商贸交易,以及福船跟随郑和下西洋等。再过来一个版块就是我们的本地文化。”
研学基地则设在负一层,这里同样也是别有洞天。造船的工匠,细细打磨着船具,将手中的木材打造成他们心中所想的模样。另一边已经造好的各式各样的船模齐整摆放着,福船、战船、现代军舰,囊括各种船型,供人近距离观赏。
峰尾镇诚平村党支部书记 林配宗:“地下一层是制作区,(把)造船的整个流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过来的时候能直观地感受到。负一(层)的内容还有黄氏后人如何(把)我们原来的造船技艺传承下来,有老艺人的图片、传承的资料,以及工匠制作的工具,这些都在负一楼体现出来。”
现在,水密隔舱福船产业基地还在有序建设中。这个融入了制作、展示、体验等多种元素的场所,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逐层解开面纱,向群众展示多视角、多层次的福船文化。
峰尾镇诚平村党支部书记 林配宗:“现在我们已经在做策展这一块了。部分内容、部分电器我们已经都在做了,吊顶、策展制作完成,我们整个融合起来,差不多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走进福船的主题馆了。”
记者 | 刘晓明 庄凯丽 刘津宏(见习)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