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茶园吐新绿、田间胡萝卜丰收忙、农业大棚里瓜果香……四月的泉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处处生机盎然,一幅幅生动画面绘就着当地特色产业蒸蒸日上的美好图景,彰显着泉港促乡村振兴、谋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强势劲头。
近日,走进界山镇鸠林村悠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圣女果大棚,果香萦绕鼻尖,放眼望去,绿的、黄的、红的圣女果缀满枝头,泛着诱人的光泽,许多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前来采摘游玩,品美味、拍美照,充满欢声笑语。
“周末家长们都喜欢带孩子来这边体验采摘,我们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合作社负责人柯国锋一边打包顾客刚采摘的蔬果,一边满面喜悦地说,“一到节假日,来这里采摘的人络绎不绝。今年种了10多亩的圣女果和草莓,一到成熟期,很快就被订购、采摘一空,现在每个大棚的年产值近10万元。”
据悉,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5月,种植葡萄、百香果、甜瓜、西瓜、哈密瓜等四季果蔬150多亩,每年可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同时,可为周边村庄闲置劳动力提供固定就业岗位30多个,临时岗位50多个。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而有特色、效益高的种植业又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点。悠然农业专业合作社只是泉港区众多现代农业企业的剪影之一。
近年来,泉港区立足地域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高质量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该区创新“能人+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奋力打造“一村一品”。
如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泉港大地快速掀开,演绎着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该区土地流转面积近1万亩,建有各类设施大棚面积3400多亩。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全区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6家,带动农户5000多户,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其中,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1.07亿元、增长1.6%,基本形成蔬菜、水产、茶叶、畜禽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并初步形成蔬菜、水果、养殖、茶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基地。
(林弘梫 刘晓东/文 林弘梫/图)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