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灯”仍在“美颜”》追踪
全市开展“生鲜灯”专项排查整治
泉州网11月11日讯(记者王丽虹 实习生张烨 文/图)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我市部分农贸市场的一些摊贩仍在使用“生鲜灯”。昨日,记者获悉,为规范全市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领域照明设施使用行为,营造安心放心的食用农产品消费环境,泉州市市场监管局9日印发《全市“生鲜灯”专项排查整治月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专项排查整治月”),即日起至12月10日,全市开展“生鲜灯”专项排查整治月行动。
东街菜市场肉摊采用白炽灯照明
昨日上午,记者在中心市区西街菜市场和东菜市场发现,两个菜市场的摊贩均未使用“生鲜灯”,蔬菜区、海鲜水产区使用白炽灯,鲜肉区使用暖光白炽灯。在中闽百汇涂门店,记者看到生鲜区的灯均为白炽灯。超市负责人介绍,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宣传,早前得知12月起禁用“生鲜灯”,于是今年10月超市对生鲜区所有吊灯进行了改造,当月整改完毕。
“专项排查整治月分自查整改、全面检查和重点整治阶段,全市从事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主体,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店等均在排查整治范围。”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边引导边宣传边排查,全面摸排全市食用农产品销售主体“生鲜灯”使用和整改情况,建立台账,组织集中检查,对尚未落实相关要求的经营主体,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引导鼓励商贩、市场开办方在12月1日前主动更换掉“生鲜灯”。
据了解,今年9月至今,通过前期宣传和引导,各县(市、区)已先行督促辖区内主要大中型商超、农贸市场停止使用“生鲜灯”。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停用“生鲜灯”的商超25个、农贸市场猪(牛)肉摊位120余个。12月1日至10日为重点整治阶段,对整改不到位的经营主体、食用农产品销售量较大、群众投诉线索较多的经营主体,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