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漫道破损严重待修复》追踪
漫道完成翻修 选择更耐用材料 不再有夜光效果
泉州网3月17日讯 (记者张晓明 文/图)全长4公里的泉州中心市区山线绿道示范段自2017年建成以来,成了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白天可以登高游览,晚上可以欣赏神奇的夜光漫道。到了去年,夜光漫道因使用日久“伤痕累累”,开始全面翻修。昨日,记者走访现场看到,漫道已经完成翻新,采用了更耐用的材料,不再有夜光效果。
新漫道容易变“花脸”,需要加强清洁。
原有的夜光漫道位于山线绿道东海街道宝山社区山后村至森林公园约2.5公里自行车道的西侧尽头,全长560多米,宽3米,中间段为半圆图案的荧光路面。去年12月,记者走访现场看到,夜光漫道从起点处开始,路面出现成片的荧光石脱落情况,并一直延续到终点处。据悉,在当年国内已建成的市政休闲漫道中,泉州首先使用有夜光效果的高科技材料。建成投用5年后,夜光漫道过了合理的使用年限,出现破损。
“如果还是铺设原来的荧光石材料,是不是过几年又要坏?有没有更耐用的材料?”“如果换了其他材料,漫道不会发光了,是不是就失去了亮点?”夜光漫道路面如何翻修,一度受到市民关注。
“此次翻修方案,我们经过深入探讨,最后决定弃用原来的荧光石材料,采用更耐用美观的水性聚氨酯砂浆工艺。”据山线绿道运营公司工作人员陈先生介绍,原来的夜光漫道主要用树脂颗粒铺设,荧光石白天吸收热能,夜间发光照明,是市民喜爱的亮点。不过,这种材料使用寿命不长,也不适合山体这种环境,而且铺设难度较大,翻修成本也比较高。此次翻修的新材料技术更成熟,虽然不会发光,但更耐用和美观,同样能成为山线绿道的美丽风景线。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现场时,发现新漫道已经完成全面翻新,新漫道主体呈现浅绿色,两侧搭配白色。据了解,新材料采用的水性聚氨酯砂浆工艺耐酸耐碱、耐腐蚀、耐重压、耐高温,还防水防滑,多种特性符合步道的功能,将给市民带来新的体验。
不过,记者走访过程中,看到新铺的漫道有多处明显的污渍。“这种路面可能要多清洗,游客带的食物饮料洒落很容易留下痕迹。”市民黄女士说道,她近期几次来到漫道,都感觉路面不是很干净,希望保洁人员加强清洁。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