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3月1日讯(记者黄怡 陈晓坤 通讯员邱一漫)近日,泉州市市容市貌观察团走进泉港区界山镇和前黄镇,就省河长办暗访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回访。走访中,记者看到此前暗访出现的河面垃圾漂浮物、水葫芦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再现水清岸绿美景。
界山镇
观察团一行首站来到位于泉港区界山镇的龙马溪玉山段,此前暗访中发现疑似管道将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此处两侧管道为农田排水管道,并非污水排入河道。”界山镇副镇长邱东华介绍,目前河道已经完成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据介绍,该河道于2022年5月完成疏浚治理1.2公里,沿岸的步道始建于1999年,自疏浚治理完工后再度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好去处。观察团成员表示,该地河道两侧均是农田,风景秀美,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议河道巡查员落实好每日巡查制度,建立良好的即查即改机制,把原生态的美丽继续保持下去。”
同样位于界山镇的南庄溪鸠林段则是以农田灌溉为主。此前暗访中发现河面有大面积的水葫芦漂浮。针对此情况,界山镇立即组织利用挖机大面积清理,出动400余人次清理水葫芦800吨。“鸠林段属于南庄溪下游,下大雨时水葫芦顺着水流从上游(仙游枫亭)漂下来。”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会加大河长巡河力度,一旦发现及时清理,确保水域环境整洁。
据介绍,近年来界山镇不断完善巡河队伍和装备,多部门联防联动,2022年拆除涉河违章建筑280多平方米,打捞河漂垃圾800多立方米,开展河道清淤20多公里,清运河道垃圾300余立方米等。
前黄镇
当天观察团还走访了位于前黄镇的坝头溪凤南村段。此前暗访中发现的垃圾漂浮物已经打捞干净,行走在沿岸,绿树石桥相映,红花点缀步道,两侧尽是美景。
据介绍,这是前黄镇重点打造的坝头溪下游生态修复工程,整治长度300多米,总投资超360万元,于去年12月完工。以旧石桥、旧水闸和乡土树种为基底,绿化修整、砌筑泊岸、铺设沿溪步道、截污清淤、水生态修复,“除了对溪水河畔加以返朴还淳,还适当预留后期村镇休闲经营用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流域水环境,也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
“做得很好!”观察团成员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建议继续做好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可以发动村民参与维护生态水系之中,建立志愿者队伍,配合行政执法部门纠正不文明行为等。”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