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3-01-02 08:39:41 来源:泉州晚报
在游玩过程中,一些市民游客宁愿多走几步路,只为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不过,也有个别市民和游客,随意丢弃口罩、手套等垃圾,影响了环境卫生,也增加了清洁工人的负担。

乱丢口罩现象增多

游客自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泉州网1月2日讯 (记者廖培煌 文/图)元旦假期,泉州各旅游景点、公园迎来了不少旅游休闲的市民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一些市民游客宁愿多走几步路,只为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不过,也有个别市民和游客,随意丢弃口罩、手套等垃圾,影响了环境卫生,也增加了清洁工人的负担。

恶劣: 口罩随意丢 污了好环境

昨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泉州市区刺桐公园,沿着公园慢道走了一圈,看见整体环境干净,只是在个别绿化带、树下有零星的垃圾。在公园北门旁边,有市民将零食袋和口罩随意扔在停放的电动车下面,很扎眼。“这段时间来公园的人比较少,垃圾不多。”正在公园水池边清理垃圾的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出门普遍戴口罩,乱扔口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将口罩、塑料袋扔到水池里,打捞比较麻烦”。

上午10点多,释雅山公园西大门旁,几个塑料袋、纸片和口罩被人随意扔弃在划线的电动车停车位上。11点左右,在东湖公园里锻炼游玩的市民不少,在北门公厕旁的榕树下,一个口罩被丢弃在露出地面的树根上。“公厕这边明明有垃圾桶,但有人就是这么不道德。”市民陈先生摇摇头说,现在公园环境好多了,显眼处基本上见不到垃圾,即便有,也很快被保洁人员清理走。

记者随机与几名市民、游客聊起扔垃圾的话题,多数人表示,不少景点、公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垃圾乱扔现象,特别是这段时间以来,口罩和塑料袋等垃圾比较多。“希望大家提升自身的素养,外出游玩、休闲文明些。”环卫工郑女士说,随地乱扔垃圾尤其是口罩不文明行为实在不应该,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损坏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点赞: 为了扔垃圾 多走一段路

新年第一天,泉州市区西街是许多市民和游客打卡首选地。昨日11点20分,记者从中山路步行进入西街,道路整洁。在泉州影剧院门口,两名保洁人员说,跨年夜当晚,垃圾量比较多,但元旦当天上午,垃圾少了很多,随意扔垃圾的情况不多见。

记者沿着西街东段来回走了几趟,如保洁人员所言,几乎没有见到随意扔垃圾的人。肃清门广场沿街边,放置有几个大垃圾桶,不少市民和游客自觉将垃圾扔弃在这里。11点36分,一名女子吃完小吃,将纸盒扔进垃圾桶。“好像看不到垃圾桶。”从一家烧烤店边吃烧烤边走出来,一对年轻男女环顾旁边找不到垃圾桶。记者留意了下,这对年轻男女握着几根竹签,走了二三十米,来到肃清门广场旁的垃圾桶,将竹签折断,还特地用纸巾包住比较尖锐的一头,而后才扔进垃圾桶。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和游客在逛街赏景的同时吃着小吃,多数人在吃完后,用手拿着食品盒、塑料袋等,或者团起纸巾、塑料袋,握在手里,找到垃圾桶后再扔到里面。整个西街东段路面,基本见不到明显的垃圾,连纸屑、烟头等小垃圾也鲜见。

市民黄先生表示,文明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标志,旅游休闲不等同于随心所欲,大家应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出游人。请大家在旅游时自觉保护周边环境,爱护景区环境和公共设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抵制不文明行为,做一名文明识礼的高素质者。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