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08-22 08:33:16 来源:泉州晚报
“我觉得,这年头不能让学生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学。多读书,未来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泉州网8月22日讯 (记者郭芳蓉)18日,泉州晚报社旗下媒体报道了爱心人士苏先生一对一资助学子孙境莲,吴先生一周内先后结对资助两名学子的故事。在福清工作、家在永春的张先生看到报道后,也决定对高考后当起外卖小哥,即将入读华侨大学的泉港学子陈惠祥进行一对一资助。

得知张先生是一名“90后”,记者敬佩中带点惊讶。他说,身边的朋友资助了几名中学生,对他触动很大。而高中的一段经历,早在他心中埋下了捐资助学的种子。

张先生说,高一开学报到时,他听说两个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初中同学不再继续读高中了。“我当时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毕竟高中的学费也不贵。”还好后来在学校老师的劝说下,两个同学在开学一个星期后回校上课了。此后,他私底下让同学帮忙拿了1000元给其中一名同学,希望能帮助到对方。

“我觉得,这年头不能让学生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学。多读书,未来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在张先生看来,同样的钱,不同的花法,得到的效用完全不一样。选择去帮助别人,让他觉得很有意义,也更有价值。“做了好事的那种成就感可让人心情舒畅了。”他开心地分享道。

记者联系陈惠祥了解到,目前他仍然在厦门当外卖小哥,首次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他深感生活的艰辛和钱财的来之不易。得知有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他深受感动,“我唯有表示感谢,可一句谢谢又略显单薄,只有用我的行动,也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