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行 周湖健
古香古色的寺庙内,香火袅袅,梵音悠悠。金碧辉煌的殿堂上,一尊尊神灵佛祖,庄严威武、慈悲肃穆。宗教信仰的繁盛,不仅让泉州拥有了“泉南佛国”“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也为泉州本土佛雕工匠施展艺术才华,提供了富饶的土壤。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不少泉州人或许对“妆佛”并不陌生。而“妆佛”只是俗称,作为一种泉州当地广为流传的技艺和行当,它的另一种叫法便是“漆线雕”。
黄雪明漆线雕作品《华冠丽服》
创作中的黄雪明
艺苑奇葩
“漆线雕,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运用彩绘、金箔和漆线等装饰工艺,对佛像进行装饰的意思。”泉州工艺美术大师、漆线雕技工黄雪明介绍道,漆线雕发源于泉州,不仅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同时也是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据有关资料记载,作为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漆线雕目前可考的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
“漆线雕技艺其实与古代佛像雕塑艺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黄雪明说。自古以来,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的佛像、菩萨像,在装饰上均有一些比较相似的特征:比如璎珞、饰品或服装的花纹等,在雕塑上需以浮凸的线条来表现。直至宋元时期,由于雕像制作时对细节的表现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便产生了贴塑和沥粉的技术。然而,这种技术由于缺乏依然不够完美,在表现雕塑形象上,依然显得呆板、生硬。坚韧、富有弹力,同时又兼具能够充分表现出线条粗细之美的漆线雕技术便因此诞生了。
通过细腻入微的漆线雕技术,再配合上填彩和金箔,无论是神佛面部细微的眼神动作和表情,还是丝绸织品上细致的花纹和图案,抑或是其所佩戴的各种武器盔甲,皆能够被完美地呈现出来,显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作品《柳眉如烟》
作品《倾国倾城》
千锤百炼
推开黄雪明工作室大门,她正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进行漆线雕的作品创作。一支改造过的漆线雕专用的小楷笔在她的手中泛着智慧的光芒,随着她灵活的手指不断变换着笔法,另一只手也没停下来,细薄如丝的漆线源源不断从缠绕的筷子中延伸出来,巧妙地贴合在陶瓷光滑的瓷面上,绽开了一道道极具灵气的花纹……一阵子功夫之后,一条条气宇轩昂、张牙舞爪的飞龙,一只只羽翼丰盈、展翅翱翔的凤凰,横空出世,栩栩如生,令漆线雕工艺品拥有了独特的韵味与灵性。
而其实,这一笔一画、一勾一描,凝聚了黄雪明三十余年的漆线雕创作功力。出生于泉州台商区张坂镇上塘村的黄雪明,从小便生活在传统雕艺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中。因为对中华传统雕艺的热爱,十四岁那年,她便开始到当地的木雕厂学习漆线雕技艺。初学时,尽管年纪小,但她却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在这一方面极高的天赋:在创作时,黄雪明总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入手快、效果好。而且,她不怕困难、扎扎实实地将漆线雕本领学到手上,记在心里。
“对于刚入门的学徒来说,最开始的备料工作是最有难度的,但它同时也是漆线雕工艺的重中之重,不可或缺的环节,不可马虎。”黄雪明回忆起自己当年初学漆线雕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漆线雕所选用的材料一般是使用砖粉和天然大漆等多种材料,通过特殊的比例混合,再经过数小时的捶打,才能达到理想的漆线面料要求。而除了复杂的备料,之后还有戳线、盘绕形体、表面贴金等工作,每一个环节不仅操作难度极大,而且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黄雪明依然迎难而上,凭着自己对漆线雕这门传统技艺的热爱,沉浸其中,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对漆线雕技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作品《素女》
作品《光彩照人》
创新求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尤其是在民间技艺领域,要想获得成功就没有捷径,唯有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直到2007年,积累了近二十年的漆线雕技工经验的黄雪明,方才开始创作第一件真正意义上完整属于她自己的漆线雕作品。
时至今日,她已创作出多件精致典雅的漆线雕作品:有的厚重朴实,有的唯美绚烂,有的清新脱俗。她的漆线雕作品,不仅遵从传统神佛装饰的脉络习惯,而且十分契合当下美学潮流的观念,尤其注重造像作品服装细节的把控,风格自成一派,先后获得各类比赛十余项大奖,载誉满满。她在作品《华冠丽服》中运用传统线雕工艺制作新娘服饰:面容姣好的新娘,双眸灵动,肤如脂玉,头顶数十朵金花,花蕊为熠熠生辉的红宝石。红色新娘妆为传统对襟式,团纹图案。金线勾勒出两只飞舞的凤凰,凤凰来仪,寓意吉祥美好。双肩及双袖皆为团花金牡丹,雍容华贵。在华冠丽服的映衬之下,新娘显得十分娇媚动人。而她的另一作品《倾国倾城》,则因为同时融合了陶瓷和漆线雕两种非遗工艺,而显得颇为特别:仕女雕像面容丰满、肤白如瓷,华贵的服饰尤为引人注目。黄雪明在创作时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纹样图案,并进行现代装饰设计,将海水江崖及锦绣牡丹的纹样,与瓷雕造型紧密结合,既表现了古代仕女身体线条的柔美,又凸显出了漆线雕华丽的工艺风格……
而除了投身于创作,黄雪明从来没有停止继续钻研学习。“去年,我参加国家艺术基金漆线雕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学习。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图式创新方面,还是从美术的造型能力上,以及材料的使用上都让我大开眼界。”黄雪明说。
与此同时,黄雪明还十分积极地从事着漆线雕文化的传承工作。“漆线雕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它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 黄雪明表示,传统的漆线雕技艺传授过程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化教育要求。漆线雕技艺的形成直至现在,都是以一些技艺较高的师傅招收三五个学徒在家里开办漆线雕工厂,大部分按照流水线的方式制作,但真正的漆线雕要传承,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打破常规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漆线雕百花齐放。另外要有足够好的美术造型基础,才能产生更多优秀的漆线雕作品,还带有浓厚小农经济特色的传授方式,其实与现今社会化教育已不相符。
在如今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中,传统的漆线雕手工艺人,尤为珍贵与稀少。对此,黄雪明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主动关注雕艺,关注漆线雕,将这门具有泉州本土特色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漆线雕制作工序要点
第一步:备料
漆线雕的材料采用天然大漆、砖粉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砖粉经与天然漆等材料混合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捶打,就形成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可搓、可塑的漆线团料。
第二步:漆线雕搓线
为了表现各种图纹、形状,用特别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
第三步:漆线雕盘绕形体
以连绵不断的线紧密地盘绕做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并且重重叠叠。在光照下极为立体,以线条极尽精微地表现出卷云、柔水、繁花、缠草。
第四步:漆线雕表层贴金
将24K金箔贴在已绕出纹样的漆线上。大约经过这四道工序,一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漆线雕作品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