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选择泉州海盐。
近期我市唯一国家级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福建晶海轻化有限公司送检的山腰海盐,经国家盐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验发现含有微量元素硒,泉州海盐也成为我国首个检测出含有硒的海盐。“首次得到科学严谨认证,根据送检的多个样品,每公斤含有微量元素硒约0.045毫克。”福建泉州盐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防癌、抗癌、降低血脂、延缓衰老、增强抗病能力有一定功效,这一发现无疑是泉州海盐锦上添花的重要一笔。
立足于海盐产销海水好、技艺好、流通好,泉州在去年生产海盐39775吨,全年销售达87027吨,占福建省盐业全省销售的52%,让泉州好盐行销国内外,在细分领域为保障基本民生、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泉州贡献。
盐场工人正在作业
山腰盐场,生产中国海盐“优等生”。
海水好 密度洋流冲刷带来70多种微量元素
制作海盐需要有天然的好海水和后天对海洋、盐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
好海水“冲”上来。福建泉州盐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山腰盐场位于中国长寿之乡的泉州泉港区山腰湾,是中国东海南海分界线以北的第一个盐场。“山腰海盐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钾、钙、镁、锌、硒等70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是东海、南海密度洋流相互冲刷,将海底蕴藏的多种稀有元素冲刷上海平面,再加上陆地微量元素流向大海等多重微量元素叠加。”该负责人介绍。泉州海盐在2020年获得全国首个生态海盐认证,是全国海盐的“优等生”。目前,山腰盐场拥有1.5万亩盐田,员工近600人,是福建省最大的食盐生产基地,盐场现存年代最短的盐田,至少也有50多年沉淀。以海水为原料自然晒制的泉州海盐和其他井矿盐、湖盐、岩盐相比,口感清鲜自然、鲜咸回甘。
严标准带来高品质。2013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省内盐田保护政策,泉州执行严格盐田保护制度,山腰盐场的盐田堤坝500米内均无污染源,各盐田堤坝材料以石质和海土为主,未曾使用过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物质和材料,海域环境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工艺好 传承非遗福盐传统晒制技艺
晴日里的山腰盐场,手持盐耙的盐工会在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开始在结晶池中旋盐。皑皑白色盐田中的海盐晒制也成为不少摄影爱好者每年必拍的场景之一。这一门海盐传统晒制技艺也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滩晒制盐,并不是把海水晒干就能变出盐这么简单,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识和历史文化价值。七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盐民不断传承着这种传统制盐工艺,福盐平滩晒法的五大“工匠”环节也不断地被沿袭。首要环节是纳潮,必须熟记水时,并每天观测潮位、测试海水浓度,择日将高浓度潮水引入蓄水池。中心环节是制卤,纳入蓄水池的海水将沿着盐场引水渠,采用七步走水的方式在蒸发池多次蒸发,形成高浓度卤水。核心环节是结晶,高浓度卤水进入结晶池之后,通过人工旋盐来控制盐结晶体的白度及颗粒度,让盐的结晶体更加均匀细腻,这个过程叫“旋卤打花”。关键环节是蓝藻,充分培育有利于卤水清洁又能有效减少钠离子含量的蓝藻,实现天然低钠的效果。重要环节是识天,山腰盐场最适合晒盐的季节在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夏天,不少经验丰富的盐民因此练就了一双 “看云识天气”的慧眼。
“滩晒制盐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工作。晒盐时,盐民推动木铲‘扒收’,日复一日,顶着烈日暴晒,集盐、搜盐。”山腰盐场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盐业协会副理事长宋占京认为,从基础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五个维度对生态海盐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价,泉州制盐技术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流通好 产业转型“带来流量”“卖出圈”
从卖一粒盐到卖旅游、卖文化。高品质海盐和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盐场对泉州来说是一座产业富矿。当前,泉州正推动传统盐业转型升级,争当“盐字号”的互联网弄潮儿,同时以文化旅游入手,推动海盐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流量时代,就要卖“流量海盐”。“我们在抖音、百家号、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福盐相关视频、文章,点击量达上千万,带来了大量的泉州‘盐粉’,在天猫平台猫福盐专卖店实现销售39万单共计153.86吨,同时也准备在抖音、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注册福盐专卖店,进一步扩大泉州海盐的品牌效应。”福建晶海轻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泉州海盐电商省外销售目前在天猫平台稳居前五。
“流量”既带来泉州盐业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也让市场对泉州盐的品质有了更大的期待和需求。“加大了盐品种的研发和企业标准的制定,‘孕妇盐’等新产品即将完成研发工作,即将面市。”福建泉州盐务局有关负责人说。泉州盐业还将打响“福盐”福建海盐高端品牌,推出符合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福盐瀚得盐“轻咸”系列产品。泉州严把所有品类食用盐的品质,去年1月至12月共检测包装物293批次,原料盐374批次,成品盐1297批次,出厂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当前,泉州盐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通过科学的人员倒班方式,做到人员休息有保障,设备运行无故障,疫情防控有保障,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有力保障春节期间泉州的食盐供应安全无忧。
未来,泉州海盐将迎来“卖文化”“卖旅游”的新契机。“我们将借力泉港区打造盐文化旅游小镇的契机,充分挖掘发挥‘中国海盐文化之乡’的资源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及品牌影响力,做精做细生态海盐产品及生态原料基地文化宣传推广工作,搭文化台,唱经济戏。”福建泉州盐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林铭珊/文 晶海公司/图)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