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9月18日讯 (记者陈智勇/文 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文化是发展文旅游经济的魂,非遗文化是本土文化的根,保护好非遗是守住泉州文化的根。”连日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莅泉参加2023年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17日,他参加第九届民族文化遗产论坛暨海洋文明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对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和非遗保护工作等给予充分肯定。
白庚胜对福建十分熟悉,足迹可谓走遍八闽大地,此次莅泉为故地重游,2013年,他曾到石狮采风并创作了散文《悠悠姑嫂塔》刊发于《人民日报》,详细描绘姑嫂塔下的昔与今,抒发对姑嫂塔文化意义的思考,为弘扬泉州海丝文化尽心尽力。
白庚胜(左四)为泉州非遗保护工作点赞 (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白庚胜(左)接受泉州晚报记者采访(泉州市文旅局 供图)
泉州非遗保护经验可示范全国
此次莅泉,白庚胜参加了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多个重要活动,还到泉州非遗馆和德化瓷都参观考察,采访中多次泉州厚重的历史和当今的发展成就点赞。
“泉州是一座十分开放、包容的城市,不仅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等融为一体,还将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吸纳、融合,成为名扬全球‘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极大的包容性成就了泉州的气度,这是全国众多城市中罕见的现象,以文化和经贸立城,不管是宋元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都十分活跃,引领全国发展潮流。”白庚胜说,千百年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在泉州生生不息,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还通过泉州港传播世界各界,泉州也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窗口。
白庚胜说,泉州是著名的侨乡,这一点体现在泉州人民对游子归来十分欢迎,尤其是物质匮乏年代无数泉州人节衣缩食,但对远方归来的游子却是十分大方。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无数侨亲回乡投资兴业,此次泉州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也有不少各地游子和海外侨亲回泉参加,准备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当今“一带一路”视野下,白庚胜认为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切都是非常好的,要抢救为先,再慢慢进行整理、继承和弘扬。学习外来文化就是为了强化中华文明文化,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没有主体性在国际话语中就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在激烈的文化当中永远任凭风浪起,自己坚守自己民族的文化方向。
“泉州是一座人民的城市,哺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在这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广受尊重。”白庚胜说,泉州非遗馆可谓是现代非遗馆理想的模样,可示范全国。该馆展览想尽办法让非遗“活”起来,既有静态展示,又有活态展演,许多展品令人过目不忘,吸引了无数受传播者,带着家人到现场耳闻目染,感受非遗独特的魅力。
发挥文艺力量为当代泉州人立传
在泉期间,白庚胜还走进泉州歌舞剧院,观看了《遇见泉州》大型情景文艺演出,为泉州用心准备这场节目点赞。他说,《人偶情未了》等多个节目达全国优秀水平,有的节目经过打磨提升,可以参加全国性比赛。
“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哺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有文化大家李贽,也有民族英雄郑成功,要将这些历史名人资源发扬光大,同时还要运用好文艺力量为当代泉州人立传,垂范后人。”白庚胜说,泉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民营经济重镇,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文化建设者和经济领军人物,可以通过纪实文学等文艺力量,为当代泉州人树立丰满、感人的文艺形象,推出去、传下去。
白庚胜从事始祖文化研究40余载,他在研究中发现全国各地许多妈祖庙的根都在泉州,”我到过天津、山东、云南等地考察,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里分灵过去的。泉州人善经商,无论走到哪儿,不仅带去了民间信仰,也留下了子孙后代,许多非遗文化就这样代代相传。”白庚胜说。
白庚胜说,泉州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从民间传承转入政府的全面保护,今后要争取更多非遗项目获得省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别的保护。力争多维度地做好保护工作,不仅要传承好,还要从创造、转型、学术和教育等方面进行立体保护。不仅做好看得着摸得到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还要进一步提升保护层面,让非遗“活”起来,从心灵和精神等层面全方位感受非遗的魅力,享受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只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我们这座城市、整个国家就有生命力,生生不息。
“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座城市的资源和荣光,将为这座城市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白庚胜对泉州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