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2-11-04 10:03:58 来源:泉州晚报
石狮的形象常常被应用于宫殿、园林、桥梁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狮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解读故乡的一种符号。

□记者 曾广太 实习生 王秋玲 文/图

核心提示

石狮的形象常常被应用于宫殿、园林、桥梁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狮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解读故乡的一种符号。作为曾经守护人们精神家园的遗迹,承载着独特狮文化价值的石狮,如今以民间艺术品的形态走进寻常百姓家。狮文化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审美。

明代石敢当如邻家小狗憨态可掬

清代烛台狮

清代潮州梁狮

留下古老生活印记

狮子最早由西域传入中国,因其高大威武的形象,古代曾被作为家宅和陵墓的守护神。到了魏晋时期,狮文化随着中原移民进入福建,受到福建当地的地域文化影响,逐渐从原先威严凶猛的狮子形象变成了憨态可掬的瑞兽。

庄凯出生于泉州鲤城,作为老城区成长起来的“80后”,他对古石狮有一种独特亲切感,更是一个石狮子迷,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古石狮的收藏。他说,很多年前在惠安一家古玩店里,看见了5只宋代石敢当,岁月的积淀让这些原本冷冰冰的石件,充满了历史气息,深藏值得探索的故事,当时就有拾遗冲动。可当第二次到店里,5只石敢当已经都被一名浙江商贩全部带走了。经历那一次遗憾,他深深感觉到家乡的古石狮流落到异乡,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丢失,更让下一代人与这重要文化失之交臂。自那时起,他不遗余力地去了解和寻找古石狮子。

十几年间,他搜集的石狮种类繁多,有门狮、望柱狮、镇宅狮、柱础狮、压石狮等。柱狮威武,彰显贤人望族的辉煌;门狮严肃成对,有守护家园安康与和睦的寓意;憨憨的风狮爷,兼具海峡两岸文化特点,曾用于古时祈福。他的石狮中,有一对柱狮令人印象深刻,石狮上的落款显示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物品,为记载一位姓罗的人士中了举人,又中了进士而雕刻设置的。这对狮子的外形与闽南地区狮子形象差异很大,大鼻子、额头突出,瞪大眼睛。根据这对石狮底部的榫卯结构推测,可能是一对功德桥狮,从其各种特点上也许可以延伸考证很多客家人的文化信息。

石狮的雕刻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北方石狮多用大理石、灰岩,而南方雕刻石狮选材则是青石、白石和砂岩,南北差异较大。其中青石质量最好,不容易风化;白石的硬度相较于青石稍差,更便于雕琢;用砂岩制作的石狮主要出现在闽西一带。从前时光很慢,石雕师傅对于原石的雕琢,一件作品也许要几个月,更甚至要好几年。因为是纯手工打造,世界上从来未有一对能长得一模一样的石狮,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体会和理解。无论是在旅行中遇到石狮,还是见到古玩店的石狮老物件,更多的乐趣在于欣赏追溯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收藏石狮便是保留曾经岁月的遗迹。

清代石狮水堵有着卡通“香肠嘴”

清代旗杆狮

宋代石敢当

清代捣臼狮反映古人驱除病害、强身健体的美好愿望

反映先民的美好向往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石狮子常常被用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但是在庄凯的石狮老物件中有不少是民俗小物件。比如,雕刻着狮子的石臼,从前大部分石臼上雕刻的一般是寿桃和灵芝,而这个石臼雕刻的却是狮子,十分罕见。也许代表古代人们想通过狮子驱除病害、强身健体的美好愿望。

聊起这些狮子的故事,他总能娓娓道来。他收藏的石狮老物件很多都是无意中遇到的,即兴而起,就带回来摆放。有一次去龙岩,看到朋友用来镇纸的狮子与众不同,口含定风珠,小巧而不失威武,岁月磨砺风化严重,后背小孔标记它的身份,这曾经是一只先民祭祀用的烛台狮。这是朋友在老家农村宅子天井里拾到的,当时它长满青苔,放置在瓦砾碎石中。看到自己喜欢,朋友也就割爱相赠了。庄凯不禁感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先民的老物件都逐渐消失。他希望能通过搜集这些石狮,向身边人讲述狮子的故事,让大家挽留、追忆那段回不去的时光,也可以留住和保护这些古老的艺术。

清代秤砣狮蕴含精益求精之意

清代潮州门狮

从清乾隆年间桥狮也许可以延伸考证客家文化

“狮文化”蕴含着文化自信

一些城市从事民宿、艺术空间的设计者将石狮当作建筑的构件和装饰品,促成狮子老物件从古董向艺术化、生活化的转变。庄凯认为,这些经历过时光浸染的石狮不应该只是个人藏品,它们应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公益艺术展品,更好地得到欣赏和传承。他与好友赖永超老师在不烦学堂方寸之间,陈设了各式各样的明清字画、古建筑雕塑、石狮子等。东西不大,精致有趣,饱含他们对艺术的热情和对教育的理解。

艺术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它不应该束之高阁,只有让更多人欣赏才能突显其意义。艺术应该是立体化、生活化,贴近艺术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美术馆、艺术馆里那些高端艺术品上,而忽视身边古代中华文化艺术遗留的古物件,它们看似平常,却承载着更多元化的价值,它们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身边的传统老物件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采纳,于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身边的一件小器物饱含博古通今的故事,是连接孩子与伟大先民的载体,更能够让孩子们读懂艺术、读懂生活。

石狮子的时代精神,蕴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古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站在先民的肩膀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能更好地提升其影响力。保护好石狮,也是在保护狮文化。在此基础上,狮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新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和发展,激励泉州人进取拼搏,奋勇向前。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