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魅力 探寻民俗文化
全市各地端午活动亮点纷呈
6月3日是端午节,在晋江安海安平桥桥头的白塔附近,采莲队伍击锣鼓,唱歌谣,喝雄黄酒,带来独特的“嗦啰嗹”民俗表演。(陈钧 摄)
市直文艺院团携手推出保留好戏,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晋江市(安海)第十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线上线下齐发力,水下人鱼共演《屈原列传》……端午期间,泉州市各地推出数十项极具特色的文旅活动,进一步打响“我们的节日·端午”品牌,引来央视等各级媒体关注。 □记者 陈智勇 许雅玲 通讯员 吴森森 李志虹
央视聚焦泉州
端午民俗文化
泉州端午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央视等媒体的关注报道。3日,第十六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其中线上直播吸引了数十万人次参与,进一步将闽台对渡文化发扬光大。自2007年以来,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逐步打造成为两岸交流及本土文化的重要名片。
晋江市(安海)第十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将持续至7月15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共有六大主题活动,分别为“端午游古镇·发现新安海”打卡安海宝藏旅游点、“‘非遗’动起来,嗨动‘嗦啰嗹’——健身男孩女孩,邀你来挑战”、“香”约端午 巧手制香囊、“阅见安海·海丝传情”——邮爱安海主题活动、强国复兴有我——“喜迎二十大 方寸展辉煌”主题邮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采莲民俗传风韵。
中央电视台聚焦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端午活动,对梧林刣狮、嗦啰嗹等民俗表演进行直播。据悉,以端午节为契机,梧林推出“古风潮艺月”主题活动,此外还推出端午“非遗”研学半日游活动,带领市民体验端午传统习俗。
“泉州的粽子内涵非常丰富,三片粽叶包山包海,山珍海味在粽叶内融合共生,代表着泉州人开放包容的性格,也寄托着泉州人对圆圆满满生活的美好愿景。”中央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将视角对准泉州的“烧肉粽”,探秘制作技艺,展示泉州端午民俗文化。
端午期间天天有好戏
泉州作为“戏窝子”,看戏成为广大市民过节的保留项目。端午节期间,市直文艺院团均推出文艺惠民演出,天天有好戏。
端午期间,每日下午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在市区通政巷泉州嘉礼馆献演小戏专场,《小沙弥下山》等优秀节目轮番上演。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在泉州南音艺苑举行端午节专场演出,嗳仔指《暗静开门》、自弹唱《怜君此去》、洞箫独奏《出画堂》等曲目一道上演。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在泉州高甲剧院献演高甲戏《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打城戏《十八罗汉斗悟空》、打城戏《真假美猴王》。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在泉州歌舞剧院献演《窑工开物 致臻雅韵——传响世遗管弦音乐会》。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在梨园古典剧院演出传统剧目《王十朋》。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海丝小艺苑端午专场演出,分别邀请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和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到场演出,让广大市民感受非遗艺术盛宴。
此外,各地文旅园区精心准备了文艺盛宴。其中,去年底亮相的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在水下剧场推出水下人鱼共演《屈原列传》,演绎爱国诗人屈原传奇故事,献上别样的水下“端午安康”。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