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素萍 林福龙 吴嘉晓 通讯员 曾世彬 文/图
16日下午,2023年“文旅融合、共建共享”招商推介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众多国内文旅产业专家学者、业界“大咖”及知名文旅企业、旅行商相聚泉州,共商文旅经济合作大计,共谋文旅经济发展蓝图。
在文旅经济招商推介活动上,泉州市文旅局、泉州文旅集团推介了蔡国强艺术中心、南少林文武坊海丝艺术街区、东门古窑博物馆群、德化红旗坊文旅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前景广、预期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文旅重点项目,与现场嘉宾们共享发展机遇,诚邀有识之士在泉州文旅产业及有关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和合作。会上,《泉州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招商手册》电子书同步发布。
文旅经济招商推介活动,嘉宾们共享发展机遇。
随后举行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分为主旨演讲和主题对话两部分。多位中国文旅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头部企业(平台)投资商聚焦“海丝多元文明旅游目的地”“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文旅IP打造”等开展主旨演讲、主题对话,为泉州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专家献策】
创建研学泉州品牌 打造世界研学旅游名城
□杨振之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
“泉州是发展世界遗产研学的绝佳目的地,泉州具有打造世界研学旅游名城的巨大潜能!”杨振之认为,泉州申遗成功,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持续发酵的世遗品牌,为泉州打造世界研学旅游名城、创建世界遗产研学典范城市提供发展契机。
杨振之分析,泉州的“海丝文化”是中国最独特的研学资源;泉州古建群落古老独特,建筑营建法则与建筑美学研学价值极高。他建议:依托泉州宋元造船工艺,打造进阶式航海研学课程体系;依托泉州府文庙,可开展国学六艺研学游,打造沉浸式国学文化研学体验基地;结合泉州丰富的非遗项目,开展非遗研学游;而作为世界级的品牌之都,泉州发展民族企业研学游,打造世界看“中国制造”的核心窗口……
杨振之表示,泉州可通过系统整合文旅优势资源与特色要素,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世界遗产城市文旅品牌为依托,创建研学泉州品牌,打造“穿越宋元·走读泉州”世界遗产研学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加入C牌城市旅游联盟 让泉州“C位出道”
□张旭
(携程集团副总裁、政府合作部总经理)
“今年1—8月份,福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这其中离不开泉州旅游的一枝独秀。”张旭简明扼要地解读了今年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况,并得出“泉州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结论。
他分析,从游客性别分布来看,泉州游客群体中“90后”“80后”游客占比超过50%,是出游主力军。不过,过夜经济是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石。泉州游客停留时间短,过夜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通过平台数据统计,目前泉州旅游住宿仍以快捷、低星酒店为主,对比周边城市,比如福州、厦门等,泉州高端住宿业态的短板很明显。”张旭解释,随着泉州世遗旅游热潮的逐渐升温,旅游人均消费也在水涨船高,泉州在这方面可做的文章还很多。
“今年总部将在近期推出城市C位出道计划,特别邀请泉州作为计划的首批目的地城市,打造C牌城市旅游联盟。”张旭笑谈,近年来,国内爆火的几座城市中,车牌都是“C”,像淄博是鲁C,蚌埠是皖C,而泉州车牌恰好是闽C,极具成为网红地的潜力,“通过品牌营销、产品创新研发、创新业态引导、加大入境营销等举措,进一步激发泉州文旅消费发展新动能,助力泉州成为下一个超级旅游目的地”。
文化遗产要活化再地方化 泉州不缺资源关键在引导
□吴必虎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
“文化遗产要活化、再地方化,这既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创新传承,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方式。”谈到世遗之城泉州的文化旅游时,吴必虎提出这样的观点。
“把遗产资源转化成包括旅游产品在内的现代功能,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这就是遗产的活化。这方面,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他表示,泉州文化遗产活化,要把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活化呈现。
对于泉州拥有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提出要以人的生活方式为中心,以经验的、主观的、存在意义的生活世界为前提,通过创造生态链,使之回到生活之中,打造一种“居游”共享的生活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活化”,“这方面的资源,泉州同样不缺乏,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开发”。
【精彩语录】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烟火气传达的是生活状态,若能让外地游客在泉州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的过程中,接触并感受到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这也是烟火气的一种体现。同时,建议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打造旅游产品,让游客感受泉州这座烟火气旅游城市的魅力。
——北京同程旅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郎智杰
文旅IP打造,关键是找到城市发展的魂。那么,泉州的“魂”在哪里?泉州是中国传统文化、海丝文化的活标本,于是我们提出“一港一世界 一城一中国”。意思是,泉州这个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是中国人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重要桥头堡,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烟火气,以及其以贸易为核心的产业链条,足以代表中国很多东西。
——智纲智库上海中心副总经理、智纲商学总经理 黄栋
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是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供的。政府在资源分配和规划管理上,应尽量保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此保障旅游产品供给多元化。
——深圳锦绣时代旅游策划董事长 周志辉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