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狮”话】“狮”进学园萌娃乐
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狮文化知识,引导他们感受积极向上的“狮子精神”,泉州市一些幼儿园将“狮元素”带入学园中,用来装饰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023-01-13
-
【泉州“狮”话】父子痴迷石敢当 踏遍街巷寻狮踪
就读于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张杰珅,2021年3月第一次接触到石敢当,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多来,他跟着父亲张晓亮走遍泉州中心市区的大街小巷,无论酷暑还是严寒,白天还是晚上,都在乐此不疲地寻访石敢当。
2023-01-03
-
【泉州“狮”话】这一年,泉州“狮”意盎然
千百年来,狮子作为勇猛智慧、吉祥可爱、镇煞辟邪的象征,早已深入泉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外化为泉州处处可见有关“狮”文化的物件、景观及民俗,从大厝宫庙构件、山川地名,到刣狮、狮阵狮舞等民俗活动,再到石雕、木雕、砖雕、木偶头等非遗作品,乃至闽台两岸及泉州与东南亚等地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中,都有“狮”情画意。
2022-12-23
-
【泉州“狮”话】泉州石狮子为何很特别
资深闽南文化守护人、退休后曾任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的陈日升与泉州文化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他眼中,从石狮子身上能看到泉州传统文化的内涵。除了在传统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泉州在石狮子保护,以及通过石狮子架起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桥梁方面,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
2022-12-20
-
【泉州“狮”话】泉州百态石狮 走遍世界各地
从惠安走向世界,南派石狮的一代代工匠从未停止创新,让世界看到了越来越精致的作品,以及越来越精彩的石雕文化。
2022-12-16
-
【泉州“狮”话】非遗传人精心创作 木偶狮头萌趣十足
近日,国家级非遗“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第四代传承人、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黄雪玲,在传统木偶狮头的基础上,吸收了泉州传统青狮、古城石敢当及实物幼狮等形象元素,创作出有别于传统、萌趣十足的木偶狮头。
2022-12-13
-
【泉州“狮”话】闽南“福狮”:让人领略地域文创魔力
以艺术设计为抓手,把地域传统文化、非遗技艺通过文化符号合理地运用在文创狮的产品设计当中,这是泉州设计师王亦勇的创作理念。
2022-12-09
-
【泉州“狮”话】醒狮舞起来 少年展风采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一阵阵锣鼓声响起,几只毛茸茸的“小狮子”上场,它们在平地跳跃翻滚、在高空腾移挪转,时而惊险刺激,时而矫健飘逸,时而豪放张扬,时而萌宠逗趣……表演结束后,几只“小狮子”退到一旁,狮头摘下,映入眼帘的是几张稚嫩的脸庞。
2022-11-29
-
【泉州“狮”话】“在它面前,我们只是一个过客”
“当我面对一尊沉睡了数百年的狮子,那斑驳肌肤里透出了坚毅的本色。我感受到它冷漠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几百年的世路荣枯,阅尽世事沧桑,静对潮起潮落……在它面前,我也只是一个过客。”
2022-11-25
-
【泉州“狮”话】古厝狮雕 栩栩如生
南安官桥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是闽南老式民居中的典型代表。在这片古民居建筑群里,随处可见石雕、砖雕、木雕狮子
2022-11-18
-
泉州城处处狮情画意 陈日升解读泉州特色石狮子
“石狮子全国都有,但泉州的石狮子有自己的特别之处。”陈日升说。
2022-11-16
-
【泉州“狮”话】“福见福狮”泉州狮文化公益活动启动
13日,“福见福狮”泉州狮文化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暨“和狮IP”“锦狮IP”发布活动举行。现场,双狮齐亮相,可爱的形象一下子就抓住了市民的心。此外,活动还为丰泽区“福狮”文化大讲堂授牌,并为6支丰泽区“福狮”文化志愿服务队授旗。
2022-11-15
-
【泉州“狮”话】“材”貌双全 “狮”美食美
从“古早味”小吃,到“补冬”菜,再到中西式甜点,如今在泉州城中,人们总能在不同风味的美味佳肴中,找到不少与“狮”有关的元素。富有寓意的各种“狮元素”被大厨们融入食物的选材、烹调、造型等之中,成为餐桌上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2022-11-11
-
【泉州“狮”话】高校教师走遍古城大街小巷 画下数十只石敢当
日前,在泉州古城西街举办的“狮·家里·野”文艺展上,高校教师、插画师青羊展出了近年来创作的一批泉州古城石敢当手绘画作和文创产品,受到了许多市民的关注。
2022-11-08
-
【泉州“狮”话】狮文化是一种“乡愁符号”
石狮的形象常常被应用于宫殿、园林、桥梁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狮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解读故乡的一种符号。
2022-11-04
-
【泉州“狮”话】大坪山寻“狮”之旅
“大坪山,我们村里人也俗称‘狮山’,上面有一座狮山寺,周边有许多海丝遗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日,在泉州文化研究者郭柯柯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开始了探索大坪山狮文化之旅。
2022-11-01
-
走进狮文化大观园 领略“狮”情画意
石狮有一个大陆唯一的以“狮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展览,馆藏的1000多件各类形式的狮文化展品,诉说着城与狮的不解之缘。
2022-10-29
-
【泉州“狮”话】狮文化缘何与百姓心意相通
石狮市博物馆“丝路狮缘”陈列馆里,在“东方醒狮”的匾额之下,一对雄伟的清代石狮雕像震撼人心:它们饱满粗硕,雕刻精美,结构匀称,线条起伏明快,犀利清新;一雄一雌,左顾右盼,含情脉脉,又暗含共生和谐的传统理念。
2022-10-28
-
【泉州“狮”话】来古城打开奇“狮”妙想
狮文化展、古城寻狮研学、文创小狮子DIY;“青狮”、石敢当、3D打印狮、刺绣狮、皮革积木狮、甲胄上肩吞和腹吞上的狮……近日,一场形式多样、载体多元的关于“狮”的无限创想在泉州古城展开。
2022-10-25
-
【泉州“狮”话】飞针走线间 金“葱”绣瑞狮
神态霸气的狮头、匍匐仰头的猛狮、戏耍绣球的双狮……在金苍绣的各色绣品中,常能发现不少狮子的“身影”。
2022-10-21
-
【泉州“狮”话】古民居里沉浸式体验狮文化
日前,南安市官桥镇“复兴少年宫”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充满“狮”情画意。孩子们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探寻闽南建筑特色,沉浸式体验狮文化。
2022-10-18
-
【泉州“狮”话】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泉州“外贸狮”
狮子不仅是建筑雕刻、绘画的创作题材之一,也是现代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重要图像纹式之一。以狮为元素的泉州轻工工艺品大量采用陶制、木质、铁制、树脂等原材料,其形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样式丰富、造型优美,热销欧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与载体。
2022-10-14
-
【泉州“狮”话】武林高手齐聚泉州少林寺“青狮”展演显雄风
国庆期间,由泉州少林寺、泉州市武术协会、福建省南少林禅武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欢度国庆节·喜迎二十大”南少林武术青狮祈福展演暨泉州少林寺复建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在泉州少林寺举行,来自泉州各县(市、区)武术协会代表队的“福狮”们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青狮展演。
2022-10-11
-
【泉州“狮”话】新泉州人身上的狮文化特质
狮子从西域来到中国,诞生了独具东方特色的狮文化,中国因此也被称为东方雄狮。其实,这与泉州地域文化形成的历史何其相似!一代又一代的移民来到这片土地,既带来了中原文化,又在群山之间、大海之滨发展出独具气质的地域文化。
2022-09-30
-
【泉州“狮”话】见识一下闽南建筑“狮”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荟萃了约10万件从晋唐到近现代遗存的泉州传统建筑史料和实物,浓缩了泉州深厚的建筑文化。这其中,馆藏超过200只的石狮,更是集中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中重要构件——石狮雕刻的特色。
2022-09-20
-
【泉州“狮”话】温润小巧 狮雕灵动
寿山石雕的种类纷繁多样,而以古兽为题打造的寿山石雕,多以印纽和手把件的形式来呈现。在创作古兽寿山石雕时,古今能工巧匠青睐于将神态霸气、姿态生动的狮子作为主题。
2022-09-16
-
【泉州“狮”话】中外联合发行邮票狮威赫赫
狮子因其形象和所蕴含的精神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多次出现在我国与外国联合发行的邮票中。泉州市集邮协会秘书长朱智强等集邮爱好者就收藏着一些此类邮票。
2022-09-13
-
【泉州“狮”话】童狮现活力 古艺绽新花
童狮,作为中国传统狮法技艺之一,是泉州刣狮传统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永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童狮”主要传承人之一林德华介绍,自古青狮讲理,童狮讲性。
2022-09-09
-
【泉州“狮”话】瓷塑世家传承“狮文化”
陶瓷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狮文化”常见其上。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狮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有陶瓷艺术世家几代人横跨三个世纪,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从中可窥见“狮文化”在陶瓷中的传承脉络与创新发展。
2022-09-02
-
德化赤水镇狮仔山:狮仔山下 昼练北拳 夜伴狮舞
在德化县赤水镇南部偏西,有座狮仔山,山下的永嘉村有支大名鼎鼎的舞狮队,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狮仔山上有古哨所、古战壕用于抗倭拒匪。如今,狮仔山下的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绘制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