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一座古厝与永春白鹤拳
在永春县五里街镇铜鼓山西南麓有一座古厝——翁公祠。 翁公祠是永春民众为纪念清同治年间两次出任永春知州的翁学本而建的。上世纪初,永春白鹤拳师在这里成立国术馆教授白鹤拳。悠悠古巷,鹤影翩跹,名噪一时。
2011-02-25 10:56 泉州网-泉州晚报
民间收藏的德化瓷精品
德化素有著名古瓷都之称,德化窑所产的瓷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港海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并以其釉色温润、制作精巧、品质优雅和独特的艺术韵味享誉海内外,因而备受藏家所钟爱。近些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的热情和执著追求,不少传世佳品的不断出现,让广大爱好者有机会认识德化窑瓷曾经的辉煌与深厚的历史渊源。
2011-02-25 10:41 泉州网-东南早报
古宅藏个“明清博物馆”
在涂门街附近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门面,走进去却是一座有130多年历史的宫廷式古屋。
2010-07-23 15:32 泉州网-泉州晚报海外版
汪氏宗祠修缮工程将成人文景观
汪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清两朝均有修葺。解放初期逐渐塌圮,现仅存破烂不堪的正祠和抛荒他处的石匾“宗祠”二字。2001年列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07-06 09:57
寻访泉州名人读书处 做个好读之人
让我们去探寻泉州名人的读书处吧,缅怀古人的好学之风。
2010-06-25 16:51 泉州网-泉州晚报海外版
陈嘉庚曾在 “大光明”做报告
3层楼,楼顶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一层大门上依稀可见“人民电影院”。
2010-06-25 15:35 泉州网-东南早报
石狮有座“番仔墓” 墓主遗嘱感动名家(图)
石狮市宝盖镇塘边村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墓葬,当地人称“番仔墓”。墓丘呈长方形,四周围墙“护卫”。这座墓地刻有梁启超的题字。
2010-06-24 09:11 泉州网-东南早报
泉州中山路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正是泉州的中山路。中山路本身也是泉州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市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2010-06-13 09:06 泉州网-东南早报
南安发现“良心石”传因状元位被抢
清朝年间石刻“良心石”相传为清代年间一位叫李本立的人,因状元位被抢而立。
2010-06-03 09:21 泉州网-东南早报
感受中山路的温柔风情:爱恋·中山路
中山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当它还叫做南大街的时候,人们在提到泉州时常说“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而这“南北一条街”指的就是它;当它叫做七贤路的时候,它是泉州第一条水泥路;而当它被冠上“中山”这个非凡的名字之后,更多的传说与故事便与它独具特色的骑楼、红砖以及它身侧旁逸斜出的古巷一起成了它的标志。八十年的沧桑并未损毁它的容颜,而是让它更具经年的魅力……
2010-05-28 16:50 泉州网-东南早报
那些隐于闹市的古桥
在泉州市区老城区车水马龙的喧闹中,它们一直是静默的观察者。由于年代久远,被翻建甚至重建成了它们不可避免的命运。然而,它们身上承载的历史烙印却无法抹去,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访、勘探,力图在文字、史书及民间的口头传言中重构着这些古桥的故梦。
2010-05-21 10:13 泉州网-泉州晚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德化:肩挑竹篓 重走千年瓷帮古道
人文荟萃的百崎郭氏家庙
独一无二 城东有面“碗托”墙
古风古韵古建筑 三街四巷五店市
磨洗西街润色古城肌理
联系闽台血缘的青阳蔡氏家庙
泉 州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4 by www.qzw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09040973号-121号]
泉州网由中共泉州市委主办主管 泉州晚报社直属单位(未经泉州晚报社授权,擅自引用本网信息,将面对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