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楼前,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中路
  • 中山中路泉南教堂临街外景
  • 中山路老照片:涂山街头(中山路与新门街交界处)
  • 早期中山路:上世纪50年代初,淹过水后的中山路
  • 早期中山路:连排式骑楼。
  • 早期中山路:1948年的中山路。
  • 早期中山路:1926年中山路路面全线修成,举行通车典礼,照片中可见沿街骑楼仍在修建中(黄方收藏)
  • 早期中山路:1924年拆除南大街牌坊修中山路(黄方供图)
  •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路街景
  • 解放初期的中山南路
  • 钟楼 上世纪80年代的钟楼,左前方是邮电局,后面的黄色大楼是五交公司。
  • 中山中路 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中路,路边有电线杆,不远处的钟楼立面挂着巨幅宣传画。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绝佳的广告位置。
  • 中山中路 上世纪90年代中山路整治前的花巷口。
  • 中山南路 这是2001年拍的照片,中山南路与天后路、万寿路交界处的五叉路口。(黄方供图)
  • 中山南路 1956年2月,泉州汽车站还位于中山南路,一辆长途汽车刚驶离车站。旁边是著名的中国百货公司泉州商店(南门百货商店,泉州人习惯称之为“南百”)。
  • 2004年12月,拓改中的中山北路,钟楼宾馆拆除中。(黄方摄影)
  • 钟楼边上的钟楼宾馆,也曾叫泉州饭店。(陈英杰摄)
  • 中山中路的泮宫
  • 中山中路 这是上世纪的泮宫,上面挂着第四届盆景雅石展览的横幅,下面是童装店和点心店,文化和市井在这里融合。
  • 中山中路 人民电影院
  • 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夏天,侨光影剧院电影散场,大量观众涌出影院,门口的海报墙上还有电影《天仙配》的海报。(黄强供图)
  • 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刚落成不久的侨光影剧院,这是一张摆拍的宣传照片。(蔡其呈供图)
  • 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当年的侨光影剧院临街有海报墙,上面贴着《墨西哥人》的电影海报。
  • 中山南路:刘胜裕总行(李佰佳供图)
  • 钟楼边上泉州饭店,后改名钟楼宾馆
  • 钟楼。这是迄今为止钟楼最早的影像记录
  • 中山中路 1997年中山中路骑楼倒塌,露出平时难见全貌的泉南堂正立面,该堂建于1929年,2002年2月拆除重建(黄方摄影)
  • 中山南路华侨服务社
  • 中山北路 中山公园内造型独特的七十二烈士纪念碑,曾是许多人留影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尊石狮。
  • 中山北路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威远楼。(杨湘贤摄)
  • 中山北路:惠世医院临时救护队1934年合影(黄方供图)
  • 中山中路上的大上海理发厅、前进照相馆 (詹秋冰摄 )
  • 中山中路承天巷口的清真饭店
  • 中山中路 :约瑟钢笔社 修笔也修相机(施志仁供图)
  • 中山中路 泮宫商店,当年也叫九间百货。(林爱珠供图)
  • 中山中路 满堂酒家当年的名菜,包括通心河鳗、东壁龙珠、韭菜酥盒等。
  • 中山中路 金鱼巷头的人民电影院原名“大光明戏院”,由何集隆等人于1929年合资建造,1949年后改名为人民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曾在这里给泉州中学生做过报告。
  • 中山中路 基督教泉南堂
  • 中山中路 泮宫附近的满堂酒家,下面还保留国营满堂饭店的招牌。那个年代上馆子远非如今普通家庭的“日常节目”,往往是条件好的家庭有了大事,才会在这里设宴。
  • 中山南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国百货和建成百货一度改名为泉州友谊商店、建成华侨商店。
  • 中山南路:面向工薪阶层的福人颐饭店。
  • 中山南路:福人颐和当年许多国营饭店一样,内部没有包厢,以屏风隔开。
  • 中山南路:福人颐的名菜“麒麟呈瑞”
  • 钟楼两边的泉州饭店和泉州钟百,都曾是老泉州人心目中的名牌。(陈英杰摄)
  • 中山中路罗克照相馆
  • 中山中路花巷口的正骨医院
  • 中山北路 钟楼百货柜台
  • 真宛然的照片包装袋,就是后来的前进照相馆
  • 中山路:约瑟钢笔社1951年制作的茶盘(施志仁供图)
  • 市民收藏的正骨医院1981年的就诊卡
  • 泉州饭店的瓷碗
  • 南国百货的宣传单
  • 中山中路 人民电影院当年的门票。(吴伟新供图)
  • 中山南路:南国百货的“口得意”(GOOD YEAR)牙膏广告,用了“最名贵,最风行”的广告语。
  • 中山南路:福人颐的瓷碗
  • 这是在前进(真宛然)照相馆拍摄的单人照,图中女子穿着照相馆提供的古装,背景图是泉州市工人文化宫百源川池的八角亭,这是当年人们在泉州最爱的拍摄背景之一。
  • 1953年刘胜裕总行的票据
  • 上世纪80年代,钟楼百货的宣传单
  • 中山南路 建成百货的提货单(黄方收藏)
  • 中山北路 如今立于威远楼前的石狮,曾雄踞于威远楼北侧的中山公园内。
  • 这是当年中山路各大照相馆的照片包装袋,有艺光、朝阳、罗克(曾改名新华)、良友(新风)、向阳、前进(真宛然)等。(黄强供图)
  • 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拉着花灯走过钟楼。(陈世哲摄)
  • 中山南路:南国建成百货大楼,这是当年公私合营时的庆典场面
  • 中山路上的元宵踩街
  • 中山路:楼上看风景的主人(李佰佳供图)
  • 踩街队伍中的民俗表演
  • 踩街的学生队伍
  • 踩街的学生队伍(杨湘贤 摄)
  • 1984年的元宵文艺踩街
  • 1950年,惠世医院学生在中山公园纪念碑前留影。(蔡其呈供图)
  • 钟楼岗亭里的值勤警察
  • 钟楼 1979年元宵节晚上,泉州的群众文艺活动开始复苏,踩街队伍经过钟楼。(杨湘贤供图)
  • 中山路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别亲友
  • 在泉州饭店外面的路面进行义务劳动的中学生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威远楼附近工人们检修电力设备。那时威远楼前的广场上还是清一色石板地面,行人不多,汽车没有。(蔡其呈摄)
  • 上世纪70年代,钟楼下的踩街队伍(黄百宁摄)。
  • 上世纪70年代,踩街队伍经过钟楼。(黄百宁 摄)
  • 旧威远楼前合影的小朋友们。
  • 上世纪50年代,国营泉州面粉厂员工在中山公园举行庆典活动。(叶贻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