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开发区:大师领航 创新发力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非公企业和各类人才聚集地,多年来紧扣区域特色,坚持文化惠企利民,做优做强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9-12-13
-
泉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去年研发经费投入90亿
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科技事业在国家科技战略的引领下,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果不断涌现,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着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2019-12-11
-
泉州人文第一街变迁——千年西街 人间烟火
西街有随处可见的宝藏,更保留着浓郁的生活烟火气息。近年来,“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拉开了西街街区保护发展的大幕,“西街综合提升工程”也纳入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七个一”工程,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这份流转千年的乡愁将绵延不息。
2019-12-06
-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泉州实践
行走在泉州大地上,农业“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块块标准化粮田、一处处现代农业设施、一排排钢架蔬菜大棚令人赏心悦目。
2019-11-18
-
黄土地有新梦想
我的父辈除了爸,其余都是看天吃饭的农民。记忆中,祖辈们一再叮咛的,是我要用功读书跳出农门。
2019-10-21
-
安溪在:打开南大门 跃出“龙门” 奔向大海
历史的脚步继续前进,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神州大地汹涌澎湃时,安溪县作出一个震古烁今的决定,打开通往厦门的“南大门”,这划时代的壮举,扣动了海内外安溪乡亲的心。
2019-10-23
-
锡兰王子后裔续写中斯民间交流新篇章
如果经过泉州老城区的涂门街,人们会依次走过通淮关岳庙、锡兰侨民旧居、清净寺、府文庙等历史遗迹。走完涂门街,进入新门街,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锡兰风物馆”很快映入眼帘。
2019-10-23
-
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 台商区全国首创设“流动职工之家”
10月18日上午,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家重点项目争创工人先锋号暨“流动职工之家”启动仪式在海湾大道建设工地举行。
2019-10-21
-
石狮阳光太太 简办孙子成人礼 移风易俗助公益
”日前,身为石狮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成员的邱金帛和曾淑丽,在各自长孙16岁生日时,都简办16岁生日宴,分别捐出4000元现金,用捐资公益,作为给孙子16岁“成年”仪礼最好的“礼物”。”石狮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会长林丽娜表示,经过多年的倡导与实践,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已成为阳光太太志愿者们的自觉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将移风易俗节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了公益慈善事业。蔡美霜简办父亲丧事,捐出3000元给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用于协会的老年公益事业等等。
2019-10-21
-
华侨捐建学村 “光前精神”传递爱国爱乡情怀
今年9月开学后,位于南安市梅山镇的光前学村,依例举行一年一度的奖教助学金发放仪式,发放奖助学金320万元。新加坡李氏基金、南安市芙蓉基金会连续29年对光前学村优秀师生代表作出奖励,截至目前奖教助学捐资已超过2600万元。
2019-10-18
-
南安:打响“名人”品牌 助力文创发展
南安市以石材扬名,近年来又充分发挥闽南地域特色,做好历史文化传承,打响“名人南安”“成功故里”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商业、轻工、旅游相互协作的名、特、优旅游商品产供销体系,工业旅游方兴未艾。过去一年,旅游总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31.1%。
2019-10-16
-
“大美晋江”为文创发展护航
以“品牌之都”蜚声海内外的晋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亮点频现:洪山文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大美晋江”文化惠民工程等一个个文创项目,既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19-10-10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泉州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推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10-07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泉州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泉州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消费日益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19-10-06
-
新中国成立以来 泉籍华人以满腔热情支持家乡建设
有着千年海外交通史的侨乡泉州,目前共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950多万人。海外泉州人在秉承“爱拼才会赢”精神成就自己精彩的同时,也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贡献随着祖国发展的不同进程,呈现新的特点,实现新的升华。
2019-10-05
-
党建文化墙 彩绘古城新风尚 鲤城喜迎新中国七十华诞
一路走来,记者看到街巷沿线“墙绘”,构图简洁,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据悉,这些画是出自大拾堂的几个年轻人之手。
2019-09-28
-
“数说”泉州大变化:文化事业繁荣 群众生活更丰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全力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整合相关文化资源,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兴文化,泉州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
2019-09-28
-
泉州市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活动 整洁明净迎国庆
泉州市城管局自今年7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容环境大扫除活动,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09-28
-
金融业:扎根实体经济服务经济发展
扎根泉州民营企业这方沃土,泉州金融业把握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机,乘金融改革开放东风,以普惠金融支持本地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探索出一条特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路,为福建省乃至全国金融改革发展创造了经验。
2019-09-27
-
从1952年至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52053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工业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70年飞跃发展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已形成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传统、高新、重化“三大板块”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2019-09-26
-
70年数次“蝶变”焕生机 泉州港:继往开来再扬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一代又一代港口人的接力奋进下,逐渐复兴的泉州港,经历数次“蝶变”,焕发新的生机。
2019-09-25
-
精品剧目展演 献礼国庆70周年
今年国庆节前后,泉州文艺院团举行丰富多彩的精品剧目展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此次展演以“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为主题,为“全福游 有全福 海丝泉州”第二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
2019-09-25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泉州人口总量持续递增 文化素质提升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的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提高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泉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2019-09-23
-
惠屿岛:泉州最后通电的渔村 如今人均收入全市前列
“通电带来了巨变!惠屿岛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了一个幸福富裕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惠屿村第一书记肖清林感触颇深。
2019-09-20
-
2019年泉州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科普文艺展演举行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泉州市组织开展517项重点科普活动,占全省活动总数1/3,创历年之最。
2019-09-20
-
风雨70年 泉州外贸“超级进化”
从曾经的对台海防前线到如今的对外开放前沿,70年,泉州巨变。而70年间,泉州外贸经历了粗放式出口到品牌出海的过程,也参与了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贸易方式的转变,更适应了从传统的外贸接单、代工、代理到平台化、精细化、定制化的外贸创新业态。
2019-09-20
-
石狮: 发挥文化优势焕发名城光彩
近年来,石狮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力促文化产业发挥更大的效应,让这座服装名城焕发别样光彩。
2019-09-20
-
70年来泉州GDP增长1376倍
【GDP 从1.33亿元到8467.98亿元】【产业 由"一三二"转为"二三一"】【基础设施 公路密度达160.87公里/百平方公里】【教育 小学数量增长48.6倍】
2019-09-19
-
晋江市英林镇西埔村“埔顶寮会议”遗址修缮的背后
临近国庆节,到晋江市英林镇西埔村“埔顶寮会议”遗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行走在修旧如旧的遗址里,浓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2019-09-18
-
泉港:“海丝”风助文化产业提速
乘“海丝”东风,助文化产业提速。近年来,泉港区制定下发了《泉港区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海丝”文化等优势,努力打造泉港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