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2020-07-14 17:00:06 来源:泉州网
泉州承天寺大悲殿前,有一口三孔古井,名为“龙藏井”。

青烟缭绕中的龙藏井

泉州网7月14日讯 (记者 王了)泉州承天寺大悲殿前,有一口三孔古井,名为“龙藏井”。

在《佛学大辞典》中,“龙藏”即“龙宫之经藏”,指的是佛经中的大乘经典。

据《晋江县志道》(道光本)记载,元代惠安有一位名为伯福的人,出家后任开元寺知事僧,在泉州城内凿井数十口,以便居民用水。又为承天寺凿龙藏井,宽广如屋。

“龙藏井”三个大字结构紧凑、笔力苍劲,由已故泉州文史界前辈吕文俊书写于1990年。

《晋江县志》(道光本)称“承天寺作龙藏及屋”,可见龙藏井之大,至今井水充盈。

据资料记载,承天寺曾有水井有九十九口之多。清代道光廿五年(1845年),曾任巡抚的福州人梁章钜告老还乡时,所著《归田琐记·承天寺》中提到了关于这九十九口井的异事:承天寺水井的石塔上,苍蝇停在上面时,无论多少,都是头朝下,脚朝上。原文称:“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蓄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一篑而止。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朝下。”

南宋泉州知州王十朋写有十首七律,描绘承天寺的十大奇景,其中一篇《塔无禽栖》,内有一联同样也是描述这一现象:依栖野鸟秽无触,飘泊苍蝇头不抬。

在民间传说中,承天寺建寺时,寺僧前往闽北山区化缘,和尚向当地人募捐大杉木后,施展法术,让杉木沉入地下,再从龙藏井中一根根浮起来,为这口古井增添了传奇的色彩。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