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3-09-21 08:53:18 来源:泉州晚报
连日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联合市教育局推出新学期“反诈第一课”专题视频,引导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初高中学校的师生观看学习。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反诈民警也深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防骗主题活动。

泉州网9月21日讯(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白炯昕 文/图)连日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联合市教育局推出新学期“反诈第一课”专题视频,引导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初高中学校的师生观看学习。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反诈民警也深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防骗主题活动。

民警走进高校送上防骗“大招”

近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组织民警到仰恩大学,为全校4000多名新生开展“安全启程 反诈护航”专题讲座。在一个多小时里,反诈民警宣讲了预防“两卡”犯罪警示教育、预防非法偷私渡参与诈骗犯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应对诈骗电话短信、常见的诈骗手法等内容。

丰泽公安分局反诈宣传中心联合华大派出所、城东派出所,走进华侨大学开展主题为“护航开学季 反诈进校园 警企校携手共建反诈‘防火墙’”宣传活动。“共享屏幕+银行账户=诈骗”“陌生APP+投资理财=诈骗”……民警针对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特点,精心制作了12块“反诈公式牌”,与学生互动,并邀请他们结合身边案例,分享反诈故事。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开学季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反诈骗中心纷纷组织反诈民警,走进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反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不要租售“两卡”不协助搭“线路”

除了进校园开展反诈宣传,民警还向新生宣传了预防犯罪的内容。

近年来,民警在侦办诈骗案件中发现,不少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学生,参与到协助搭建诈骗线路、出售“两卡”(银行卡、手机卡)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今年暑假,某地放假在家的小陈和3个同学商量寻找兼职。小陈在网上看到“电话客服,时薪200元”的兼职广告随即联系对方。对方让小陈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手机安装指定APP用于接收任务,另一部手机用于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电话拨通后,小陈只要将两部手机放在一起,无需其他操作就能每小时获得200元。就这样,小陈开始“电话客服”兼职。殊不知,小陈为骗子搭建诈骗电话线路,所谓的“老板”就是诈骗分子,他们冒充警察或者银行客服等实施诈骗。小陈等4人被警方抓获。

开学季也是不法分子摩拳擦掌之时,尤其是一些在校学生,受不法分子蛊惑,出售出租“两卡”沦为“工具人”;也有骗子在网络招揽学生出售“两卡”,个别人一时糊涂,因触犯帮信罪被处理。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涉手机卡、银行卡犯罪是电诈案件的首要环节,也是公安机关的侦查重点,请广大在校生切勿被一时金钱诱惑参与涉诈犯罪。

要保护好个人信息 注意藏身网络的骗子

平日里,如何识别骗局,防止上当受骗?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为新生进行了解读。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还有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以及设备、社会关系、网络行为等信息。“不要小看这些个人信息的泄露后果!”民警介绍,个人信息被泄露,除了带来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烦恼,也是诈骗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不法分子在精准掌握用户个人信息的前提下,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实施欺诈。

民警总结了骗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各种学生兼职QQ群,有兼职诈骗的骗子,也有为了让你出租、出售银行卡、收款二维码的“灰产从业者”;各大短视频平台,骗子在这些平台中复制别人的视频、图片,进而添加你的微信、QQ实施诈骗;各种交友网站,骗子通过一些渠道购买到注册、包装好的交友平台账户,再实施诈骗。

遇到诈骗电话、短信的正确处理方式,也是民警传授的知识点。据了解,2022年全国累计拦截诈骗电话21亿次、短信24.2亿条,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接到诈骗电话、短信。

民警提醒,如果不认识来电显示的号码,或觉得号码可疑,不要轻易接听;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在电话中透露个人信息。如果对方声称是公检法、金融机构,你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明,或线下见面,不在电话中谈过多的细节,一旦要求转账、转进安全监管平台等的,一律为诈骗。诈骗短信,无非就是将诈骗链接插入到短信里,诱骗点击,防范的技巧更简单了,记住,短信里的链接一律不点。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