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道上桃花朵朵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
泉州网3月29日讯(记者 陈玲红 庄丽祥)一阵催花雨,泉州西湖桃花争蕊吐艳,袅袅婷婷、明媚动人。
桃花是春的使者。《诗经·周南·桃夭》里的桃花有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灿烂;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林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唐人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则不由得让人生出几许感慨。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记载,表明先秦时期黄河流域便种有桃树。在花品稀少的时期,早春北国灰暗的树枝才刚冒出一点点绿,桃花便已“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了。扶疏的枝干上,丰腴的花朵如赛春一般使尽全力开放,难怪古人会用“灼灼”来描述桃花的芳华。
西湖桃花岛上游人赏春
和风三月,漫步西湖桃花岛,波光湖面之畔,“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走进森林公园,一众翠绿之中,“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而在永春介福乡,乡间小道上几株深浅不一的桃花随意地开着,令人不禁要问:“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走过历史,走过诗海,桃花的意象和气质自古传承。古人用桃花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这种比拟似有天然的巧合。据悉,桃花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疏通脉络、润泽肌肤,《神农百草经》记载,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的作用。
春日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春日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春日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春日的小鸟在枝头跳跃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