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8日电(记者 张尼)“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属于2A类致癌物。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高雪梅呼吁公众关注睡眠健康。
“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年轻人成失眠主力军之一”……近年来,睡眠健康话题一直受到公众高度关注。
17日,世界睡眠日前夕,由中国睡眠研究会、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会暨大型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同时《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也在当天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基于2022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数据库,研究分析了2022年民众的睡眠状况。数据显示,2022年,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报告》认为,就不同群体的睡眠状况而言,民众的睡眠时长有待增加、睡眠质量自评有待提升。
“睡眠在代谢调节、情绪控制、行为表现、记忆巩固、大脑恢复过程和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雪梅在会上介绍说,对于成年人,每晚应定期睡7小时左右,以促进最佳健康。而熬夜会增加患癌风险,属于2A类致癌物。
她表示,有研究发现,在癌症发病率方面,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的女性比积极锻炼身体且睡眠更为充足的女性高出47%;另外,还有研究显示,仅仅连续三天晚上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就足以导致身心健康的大大恶化。
发布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向社会发布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
黄志力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的发布,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实施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极大丰富了大众睡眠科学知识及健康睡眠的认知,极大提升国民科学素质。
对于此次发布的主题,高雪梅解读称,健康睡眠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良好的睡眠具有补充人体能量、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休息等功能。
当天,会议还进行了《睡眠技术规范化培训教程》和《日间过度思睡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的首发仪式。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皮巍巍介绍了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年的科普活动及2023年科普工作重点。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