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有约 特色专题 直播泉州 读报 美食 健康 文旅 报料 视频 图片 创客 V R 县区




您的位置: 泉州网>泉州新闻
2023-03-17 08:27:38 来源:东南早报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75岁阿姨因爱掏耳朵查出癌症,引起关注,网友惊呼“如此平常的小习惯,竟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不要痴迷掏耳朵 有人“掏”出癌症

医生提醒:掏耳朵致癌虽罕见,但不洁掏耳引起外耳损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指导医生: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 黄方

泉州网3月17日讯 (记者 陈小芬)掏耳朵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很多人有这一习惯,有的人不光是为了耳道干净,还因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然而这个看似“享受”的小动作,却会给耳道带来超乎你想象的伤害。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75岁阿姨因爱掏耳朵查出癌症,引起关注,网友惊呼“如此平常的小习惯,竟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福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黄方介绍,耵聍能保护耳朵,而耳朵有自洁功能,大家不要随意掏耳朵。虽然因掏耳引起外耳道鳞癌非常少见,但反复的皮肤损伤和感染也可能是一种致癌的危险因素。

因爱掏耳朵 七旬老人“丢”了左耳

据报道,因听力下降厉害,宁波75岁的李阿姨日前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李阿姨的左耳道裂开,表皮溃烂甚至露出了软骨。一番探究,原来李阿姨喜欢掏耳朵,而且这个习惯持续了16年。

其实,李阿姨的耳朵初期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平时没事就喜欢掏耳朵,越挖越痒,导致分泌物增多,使得挖耳朵变得更加频繁。长期的掏耳行为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下,耳道里出现了肿物。

经检查,李阿姨为外耳道鳞癌,已经殃及腮腺和颈部淋巴结,最终只能切除了左耳。

耵聍能护耳 耵聍栓塞找专业医生取出

黄方告诉记者,人的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是收集和传导声音。外耳道由外侧的软骨和内侧骨性两部分构成,呈S形,外覆皮肤及皮下组织,皮肤有毛囊,皮下组织有汗腺和耵聍腺,无皮下脂肪。耵聍腺有分泌功能,其分泌物叫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对外耳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常的耵聍呈干性、淡黄色的小片状或碎屑状;有的呈油状,通常叫“油耳”。我们在说话、进食时,因为下颌关节的运动以及外耳道自身的自洁功能,可以自动把耵聍排出,并不需要去掏耳。

什么情况下需要掏耳呢?黄方说,有的人的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或外耳道有炎症或其自洁功能减弱,就会造成耵聍堆积成团或成块(医学术语叫“耵聍栓塞”),引起听力减退或耳痛。小的碎状耵聍可以用消毒棉签自行在外耳道的外段轻轻擦拭,切勿用不洁的金属器械自行挖取,以免损伤外耳道;如果发生耵聍栓塞就需要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取出。

不洁掏耳危险 易引起外耳道损伤

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耳朵痒了,掏一掏就特别舒服。黄方表示,外耳道因为有毛囊、少量汗腺,不洁挖耳后容易发生细菌、真菌感染或湿疹,引起耳瘙痒、疼痛甚至流水流脓。此时应该到医院就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不要自行治疗。

黄方称,自古以来理发师“兼职”掏耳,近些年还出现了“采耳”店。然而,这些从业人员非医务人员,不懂耳的解剖结构,容易造成外耳道甚至鼓膜的损伤;其所用器械若没有消毒,多人共用,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轻则引起外耳道的细菌性炎症,重则造成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从而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不洁的掏耳行为非常危险的。”黄方说,不洁掏耳引起的外耳道损伤等情况很多,较常发生的是炎症、出血、真菌感染,最严重的当数鼓膜穿孔;而引起外耳道乳状瘤在20世纪80年代常见,近年由于科普及个人卫生条件和良好的个人习惯,这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建议市民若有需要,应该到医院请专科医师治疗。

【相关链接】

耳道应该怎么清洁

普通人日常无需掏耳朵、采耳,觉得耳朵痒,可以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实在难受时,或者忍不住想掏时,可以试试以下做法。

●自行清洁

应先洗净双手,将细头的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注意力度,不要太深入。

千万不要用指甲、火柴棍等尖锐物。不可太频繁,每个月1次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周1次,避免形成习惯。

●求助医生

如果发现自己的耳屎很大很硬,甚至影响听力,不要自己硬掏出来,应该由医生用专门的滴耳剂软化耳屎后再清理。

出现耳道有堵塞感、听力下降、耳朵不适时,需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再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为了耳朵的健康,尽量不要在洗浴中心、采耳店等公共场所接受掏耳服务。

责任编辑: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

合作:15880996339 0595-225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