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2月24日电 题: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南山公园位于拉萨河南岸,是俯瞰拉萨城区的绝佳观景点。正值藏历新年期间,拉萨城里涌入了不少“冬游西藏”的游客,他们在感受浓浓节日氛围的同时,也选择登高远望,将美景收入镜头。
“十几年前来拉萨的时候,南北山都是光秃秃的,当时朋友说西藏高寒缺氧,种不出树。今天从登山栈道上来,栈道两旁都是树,变化真是大!”来自成都的游客郭玉说。
作为高海拔植树造林试点,2012年至今,拉萨实施了“山地造林环境调控技术”与“耐寒树种筛选研究”等科研项目。“高原种树难度大,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十多年来,林业部门已筛选出高山柳、油松、樟子松等30多个适宜高原栽种的树种,为‘秃山’披上绿衣,高原的‘绿’来之不易。”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拉萨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胡志广说。
2021年,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2022年,西藏正式印发了《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0年)》,根据规划,预计到2030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将完成营造林206.7万亩。据介绍,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完成后,年均可新增储水约4980万吨,年均固碳量22.91万吨,年均释氧量19.30万吨,年均保肥量2.71万吨,年生态价值14.85亿元。
拉萨南山公园是高原绿化的一个缩影。位于藏北高原的那曲市,曾是一个没有树木的城市。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由于氧气稀薄、冻土层厚,树木难以成活。
为结束那曲“不长树、无树木”的历史,近20年来,那曲市一直在探索研究高寒高海拔城镇植树试种工作。高山柳、中国沙棘等树种表现较好,高寒高海拔城镇植树试种取得了一些经验。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税燕萍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累计投入127亿元,深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和“两江四河”流域植树造林工程,西藏森林覆盖率提高至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14%。数据显示,2022年,西藏自治区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修复退化草原437.5万亩,50%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稿费支付事宜。对于使用时未及核实的权利人,可以向本网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网站发布的拥有完全版权的稿件,也请直接与本网站接洽。联系电话:22500260,22500194。 联系邮箱:qzw@qzwb.com。